绿色记忆

10.03.2017  20:33

汽车穿过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一路从城市跑到了这座小城,我的此行之旅是拍摄中国气象频道的专题片。没有想到的是,采访结束,即便多年后,仍然给我留下了不能忘却的震撼记忆,那些自然奇迹,让人明白了什么是坚持的意义。

夏季的拜泉县,绿树繁花,林荫掩映,似乎并无特别之处,但是,极目远眺,会发现一些许多在北方不常见的景观。这,就是梯田。

梯田,在南方最为常见,并非罕见工程,它将难以种植的崇山峻岭,勾勒为富饶美丽的曲线世界。而拜泉县在黑龙江的地理位置,一直是人们印象的地势起伏不大的肥沃地带,印象中它似乎应是一望无际的黝黑土地,为什么要在这里建梯田呢?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对待我的疑惑,当地人说,梯田建造的目的并非针对扩大山区的种植面积,因为与南方山区相比,拜泉属于坡度较缓丘陵地带,梯田起到的是另外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固沙保土,防止因水土流失而带来洪灾。然而,放眼望去,绿色尽收眼底,不禁让人有些难以置信,拜泉怎么会有水土流失呢?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实际上,在这满目绿色的背后,拜泉县有着可怕的过去。

五六十年代,拜泉曾以丰腴之地而著称,是黑龙江省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但令人羡慕的富饶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六七十年代土地掠夺式开发,使乱砍滥伐现象日益加剧。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全球变暖更是让拜泉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拜泉县当时的年平均降雨量仅在480毫米左右,生态环境脆弱。由于气候变暖造成了这里蒸发量加大、区域性突发降雨增多、洪涝和干旱的发生频率增加,区域性土壤荒漠化特征趋于明显。风灾、洪灾、旱灾等气候灾害在这里更加肆无忌惮。曾让拜泉人引以自豪的黑土地由厚度为1米锐减到30厘米。每年因自然灾害跑水跑肥就流失近一个村的耕地。黑土地已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因山洪冲刷而形成的侵蚀沟,多达2.7万条,有的甚至达到了十几米深。

而梯田的建造对沟壑丘陵起到了很奇妙的功效。

拜泉的梯田实际上是“三道防线”其中的一部分。三道防线起着引洪蓄水的重要作用。第一道防线是坡面防护工程,即在山顶栽上松树,防止山顶水土流失;第二道防线是田间工程,即按等距营造农田防护林,等高垄作修梯田,起到蓄水保墒的效果;第三道防线则主要是针对侵蚀沟,通过修一级级宽约一米阶梯状的叠水,让水慢慢顺下来,同时在沟侧栽松树、杨树等配以生物措施,使雨水冲不走表土。而对侵蚀沟的治理,也不同于其它地方治理侵蚀沟,采用成本高昂的水泥作原材料,拜泉使用了随处可见的柳条,成本较低。三道防线再加上拜泉的“百库千塘”工程,可以引水下山进入池塘,抗旱抗洪一举两得。

有坡度的丘陵地带水土流失解决了,拜泉在平原地带还建成了防护林,防风护沙效果非常理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风灾。

除了这些独特的治理方法,在采访中,我了解到了无数艰苦的努力,还有人们坚持的故事,让人深受触动。这些付出,让拜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气候变暖的过程中,良好生态环境为拜泉织起了一个保护网,而今拜泉县森林覆盖率由从前的3.7%提高到22.7%,拜泉已形成独特的小气候。拜泉县的人工林保有面积达123万亩,森林覆被率的提升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获得了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和第三届地球奖,并被国际工发组织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当地气象局气象资料显示,拜泉县空气湿度提高了10%至14%,风速降低58%,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的遏制,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的好转。相应的气候变暖趋势也明显低于周边区域。”曾任世界鹤类基金会主席的乔治·阿其博这样评价拜泉县,这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生态工程。

能让恶劣气候暴躁的脾气开始变得温和,这,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一个昔日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拜泉县成为了国际上知名的生态农业名地,这,已经可以成为打动任何来访者的绿色传奇。(高海虹)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