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业缘何风生水起
黑龙江日报记者 张桂英
从独有的生态底色到市场上的响亮名片,从印象中的“原料美好”到市场上的“品牌依恋”,回望2015,绿色食品产业的风生水起,无疑是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浓重一笔。
从事多年绿色食品研究的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石彦国说,我省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明晰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策略,出台落实可操作的一系列措施。全省各地各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推介、宣传、展示,包括举办展会、设立旗舰店、开展品牌建设、渠道建设等等,把我省绿色食品大省的资源优势名片打造得很亮,不仅得到了消费者的认知,还得到了投融资企业的认知;不仅增加了绿色资源在国民消费中的产地认知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资源本身赋予的价值,也为“十三五”创造了良好发展势头。
具体什么原因使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风生水起?石彦国院长对此的解析渐次展开。
问题导向寻出路
“绿色黑龙江,中国大粮仓。”作为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我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超群的产业基础优势,全省7000多万亩绿色食品基地,约占全国的1/4;全国每8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中,就有1个来自黑龙江。“绿色黑龙江”之称,名副其实。但是,良好的产业基础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够赢得机遇、赢得市场,多年来绿色食品和农业发展面临的“种强销弱、量大链短、质优价不优”的无奈,就是市场的回答。针对问题,一场关于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未来发展大计的战役在黑土地上拉开序幕,一个立足解决“三个挑战”的发展策略清晰呈现——第一个挑战是解决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再通过“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第二个挑战是实现从农业产品的生产,初级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第三个挑战是实现从天然的保障向品牌保障、渠道保障转变。
经过近20年打造已奠定坚实基础的绿色食品产业,至此踏上了跨越发展的崭新征程——省委省政府将绿色食品产业纳入全省重大产业战略部署规划中,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强力推进;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建立绿色食品市场推广联席会议制度;省财政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其中投入2亿元推动短板的营销渠道建设。
种管结合保“真绿”
绿色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全省农业系统和各地按照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脉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状况,切实保护基地生态环境,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把实施标准化贯穿基地建设全过程,创新路,强措施,切实提升“种得好”的水平。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全省326个、7209万亩的绿色食品基地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组织开展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专项检查,从机制上确保“种得好”;直接培训师资和骨干1000多人,延伸培训20多万人;编写、下发绿色食品技术“明白纸”、“操作历”10万多册,从技术上保障“种得好”;分品种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从典型示范上带动“种得好”。同时,通过变定期监管为常态监管,终端检测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等形式,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抽检制度,强化证后监管,建立质量追溯机制,推行质量承诺制,切实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省已有266家绿色有机食品企业进入追溯体系,三年内将实现全覆盖。
品牌渠道添双翼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贸促会紧紧围绕黑龙江省绿色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先后在全国建设运营绿色有机食品旗舰店100多家,独立品牌连锁店超过3000家,使我省绿色有机食品在全国特别是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影响力、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升。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伴随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步伐的加快,“网上众筹”、“私人订制”等创新营销方式不断涌现;一批有较大潜力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如“地道龙江”等迅速崛起;北大荒、完达山、黑森、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龙江绿”绿色食品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批以互联网+为主要商业模式的新型绿色食品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和经营主体登台亮相;更重要的是,行业内的渠道意识、品牌意识大大提升,绿色食品资源变成资本的步伐越来越快,已经形成一些可以直接投资的窗口和平台,前来对接合作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越来越多。(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