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治理电话“黑卡” 半年查缴非实名卡1000余张

01.07.2015  13:51
        6月30日,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黑龙江省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我省自今年1月启动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对省内10个市、30多个县(区)及镇的社会销售渠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门店13家,查缴非实名登记手机卡1000余张,将5家代理商列入违法“黑名单”。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别做了通报,省联通、省移动和省电信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分别就“黑卡”治理专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汇报。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姚家康出席会议并讲话。
        姚家康副局长表示,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黑龙江省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三部门建立了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协调机制,联合出台了《关于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的通告》,开通了举报电话和邮箱,已受理各类投诉举报35件。配合公安机关反恐工作需要,及时处置涉恐手机流量卡20万张,督促企业完成身份信息补登记工作。联合公安机关查缴流入市场的外省非实名手机卡5张。
        姚家康副局长指出,省通信管理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源头防范方面,为提高身份信息录入的真实性,各企业已全部停止手工录入用户信息方式,通过采用专用移动应用程序(APP)实现身份证信息自动采集与“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联网比对,核验用户身份信息,实现系统录入。在内控管理方面,各企业健全完善了检查问责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据不完全统计,各企业已处理违规社会渠道136家,并对企业相关岗位人员予以问责处罚。在存量用户补登记方面,清理处置各类存量非实名激活卡4万余张。

        姚家康副局长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省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三部门将协作配合,加大检查频次和范围,从严从细监督企业落实实名制主体责任,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从严惩处。二是积极推进未实名老用户补登记,将采取宣传引导、评估评测、责任考核等措施,加快推进未实名老用户的补登记工作,确保完成用户实名率90%的目标。在推进工作中,将督导企业做好用户投(申)诉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完善技术手段,抓好源头防范,推动企业在今年9月1日前各类实体营销渠道全面配备使用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核验用户本人身份证件,自动录入用户身份信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现场拍照并回传企业后台进行人证比对稽核,以保证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刘珊/文 于曦尧/摄)

会议现场


姚家康副局长在会上讲话


(编辑:hlj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