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私信提醒好比“拍肩膀”

19.06.2015  11:19

  6月1日起,全国50个省市公安机关统一标识为“网警巡查执法”的微博、微信和百度贴吧账号集中上线,网警也就此从幕后走向前台。我省哈尔滨、大庆网警作为首批公开执法队伍,在半个月时间里累计受理网民举报咨询115条,警示网民10人次。网警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16日,记者走进黑龙江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互联网信息中心,揭开网警的神秘面纱。

  24小时全覆盖巡查

  16日上午,记者来到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互联网信息中心,十几名年轻的网警正在办公室电脑前忙碌。和其他执法人员不同的是,网警们每人桌上摆了三台电脑。他们不停地刷新着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百度贴吧等。网安总队互联网信息中心负责人郑鑫表示,和普通民警按地域巡查不同,网警巡查没有边界和时间限制,涉及哈尔滨的数万家网站都是全天候巡查的重点。每一位值班网警的主要任务就是持续关注着网上,浏览网友的帖子和微博微信,发现网络各种违法犯罪信息。对情节轻微的网民进行教育警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像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涉毒涉枪,寻衅滋事、淫秽色情以及低俗等有害信息……这些都是网警业务范围。”郑鑫说。

  “电脑前就是阵地,网络上就是战场。”郑鑫说,为了实现巡查全覆盖,我省网警实行每天24小时巡查,每名网警每天大约要点开千余篇可疑网帖重点浏览。“以前网警同样在网上巡查,只是从现在起,网警公开了身份,从以前的‘幕后’走到了‘台前’,搭建了一个和网友沟通的重要平台。”郑鑫介绍。

  轻微不良信息网警会私信警告

  “对于网上发布违法信息的人员,我们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处置。”郑鑫告诉记者,以前网警在网上发现不良信息,更多的是通过其所在地派出所,找到这个人从而进行警示教育。而现在,一般情况下,值守网警发现轻微违法信息后,会用私信对发布者进行警示教育。首先亮明网警身份,指出他的行为错误后再与对方交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自主删除所发的帖,也会对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郑鑫透露,“相当于拍拍他肩膀,告诉他,他在网上某一些行为是不对的。”这类网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比如转发一个“哈尔滨要停水”等虚假信息,他可能没有恶意,出于好心,却扩散了不实信息。针对这样的情况,网警进行较为温和的提示后,很多人也会向网警表达积极配合的态度。

  半个月警示网民10人次

  据统计,自6月1日我省网警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和百度贴吧等平台公开巡查执法以来,截至6月16日,共受理网民举报咨询115条,内容包括举报网络侮辱诽谤他人、提供网络诈骗线索、针对网络谣言求证等。警示网民10人次。其中,警示违规使用警徽头像、仿冒执法帐号2人次;恶意攻击挑衅网警2人次;网上侮辱诽谤他人6人次。前几天,一名网民在微博发布过激言论侮辱他人,被网警责令立即删除;公安机关根据线索,还破获了一起利用网络贩卖高考作弊器材的案件。(记者石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