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部门联合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本报北京2月28日讯 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23个部门组织开展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自2015年11月1日开展以来,已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432名,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
“冒充房东短信诈骗”“机票改签诈骗”、“快递签收诈骗”……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持续多发高发。此类犯罪是远程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分子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快捷的网银转账手段,不断变换犯罪手法,让老百姓上当受骗,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记者从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专项行动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公安部在有关成员单位支持下,先后组织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福建、云南等地公安机关,联合香港、台湾警方,共同派工作组赴印尼、柬埔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联手当地警方开展案件侦办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953名,破获电信诈骗案件4200余起。
各地、各有关部门在专项行动中密切配合、共同发力,通过建立反诈骗中心等多种形式,推进电信诈骗整体防控机制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公安部建立起“诈骗电话通报阻断机制”,对诈骗电话号码进行关停,并对该机主名下其他同期注册激活的电话号码进行拓展查询和关停。目前,全国已有169993个诈骗电话和10余万张涉案“黑卡”被关停。
银行在电信诈骗案件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此,公安部积极加强警银合作,在拦截被骗资金方面也取得新进展。其中,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制定了《电信诈骗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并将逐步实现商业银行和公安相关信息的互通。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北京、辽宁、吉林、广东、福建、浙江、河南、江苏、重庆、四川等十余个省市建立起反诈骗中心,利用本地资源,与银行、电信以及电子商务公司等形成部门联动、一体化运作。
据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将延长至今年底。河北省丰宁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西省余干县、湖南省双峰县、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和海南省儋州市被列为第一批重点整治地区,要求限期改变面貌。
公安部负责人表示,重点地区整治要由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负总责,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打击整治,限期改变面貌,确保年内涉及本地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90%以上,坚决拔掉一批地域性职业电信诈骗犯罪的“钉子”,坚决扭转重点地区输出犯罪危害全国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