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新能源汽车受市民欢迎 将成未来公交“主力军”

16.11.2015  11:37

  “我是头一回坐上这种清洁能源环保公交车,舒适的座位、明亮的车厢,以后可以少开车多坐公交,方便又环保。”近日,公交102路刚刚更换的气电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自去年,哈尔滨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以来,哈市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率先在公交行业引进应用。截至目前,哈市已有新能源公交车辆300余台,新能源公交的广泛应用不但让市民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也让公交从业人员的工作更轻松。

  新能源公交获市民点赞

  12日,记者在友谊路公交首末站登上一台102路气电混合新能源公交车。客车宽敞的车厢和排列整齐的座位,让人感觉清爽和舒心。车厢内有30个座位,11米长的车厢让人感觉不到狭窄。记者在司机驾驶座看到,新能源公交车的司机座并没有换挡杆和离合器,而是由司机左手边的一排按钮代替。“这车!开起来轻巧多了!”司机宋师傅说起新接手的公交车,非常自豪。“和普通公交车相比,新能源公交的操作更简单,这种公交车的操作系统都是采用无级变速的。”宋师傅指着驾驶台对记者说,现在开车只要按一下按钮,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踩离合、挂挡,工作起来非常省力。

  随后,宋师傅发动车辆,记者并未听到发动机的“轰隆隆”声。在行驶过程中,车身非常平稳,震动和声音极小。随着车辆的行驶,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多,但车内并不拥挤。记者和坐在旁边的李女士聊了起来,李女士上下班经常坐这趟车,她说线路换新车后又舒适又快,车内还加装了暖风,坐着很舒服。

  车到了终点母亲广场站,记者见到102路公交车队队长潘藩。说起新公交车带来的变化,他一脸喜悦。他说,新能源公交车最大的亮点是车辆配置了超级电容系统和混连式无级变速系统,有了这两个系统,当车辆行驶时速低于25公里时,自动启动发动机对车辆的超级电容进行充电,车辆运行中车体几乎没有大的响声,乘客乘车非常舒适。当车辆时速提升为27公里至31公里时,车辆将转入电容器和天然气混连驱动模式。速度在31公里以上时,动力完全转入天然气输出,使用新能源驱动的车辆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标准。让他最高兴的是,这些车辆让公交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过去司机开一天车,常常累得抬腿都吃力,现在这种无级变速车,驾驶员开起来省力。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哈市先后在101、103等多条线路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150余台,今年又在25路、102路等线路进行推广。“虽然混合动力车型比普通车型要贵,但节能、环保更重要,现在已经证明混合动力车型可以适应哈市气候。”哈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年他们还将新增200台新能源公交车辆。同时,还将推出一条新能源公交车示范线路,今后新能源车辆将成为哈市公交车辆的“主角”。

  配套设施正在完善

  新能源公交车减少了尾气污染排放,也让市民出行更为舒适便利。虽然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是大势所趋,但是记者走访中发现,目前哈市缺少对应的配套设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困住哈市新能源公交推广步伐。

  日前,记者在哈南公交枢纽站看到,公交专用充电桩高约两米,桩上还伸出一条充电枪。“充电桩的形状和作用都像是普通汽车的加油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见他打开一台新能源公交车尾部的盖子,将充电枪插入,再按下充电桩上的按钮,车辆便开始充电。“电池充满后充电桩会自动断电。”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充电桩可以同时为两辆公交车充电,4~5小时就可以充满。从目前哈市的气价来计算,公交车优势主要是体现在排放的低碳环保方面,而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则不仅能够做到排放环保,还能节省车辆的运营成本。

  虽然新能源公交车充电时间并不长,但是该工作人员坦言,目前哈市新能源公交车专用充电桩只有不到10座,分配在2个公交首末站内,无法满足哈市现有的300余台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

  “新能源公交最大的问题就是充电难。”103路车队长吴祥告诉记者,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新能源公交车无奈只能调整能源使用比例,尽量少用电能,多使用燃气运行。这实际上就降低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新能源公交车使用的是电池组,由若干个单体电池组成。不规律的充电将会造成个别单体电池电压低,影响整体性能和寿命。

  对此,哈尔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哈市新能源公交车辆不断推广的背景下,目前哈市相关充电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为此他们已联合相关部门启动40个充电桩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招标工作,预计明年可以全部建成投用。同时,哈市还计划在学府路辟建一处5000平方米的专用充电场站,满足哈市新能源车辆的使用。

  政策助力新能源车推广

  为了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近年来哈市也做着不懈努力,除了修订《哈尔滨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支持政策》外,哈市还将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助力其快速发展。

  哈尔滨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之前哈市并没有本土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所以哈市公交行业所用的新能源车辆均从外地购买。随着哈市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哈市首个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哈尔滨通联新能源汽车项目将于明年初建成投用。目前,他们已经与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且预订了200台新能源公交车辆。今后,哈尔滨交通集团所购车辆将全部来自本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助力本土新能源汽车发展。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加速哈市新能源车辆推广力度,哈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将形成研发、设计、配套、生产、销售全覆盖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将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财政将给予相应补贴。除公交领域外,哈市还将在出租、邮政、环卫、租赁等领域推广,以政府采购等方式为新能源汽车开辟市场。此外,哈市还将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在新建地下停车场将配备充电桩等设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创造条件。□黑龙江日报记者邢汉夫

编辑:左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