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梦圆 一座城市的爱心集结令

20.06.2014  16:50
草根梦圆 一座城市的爱心集结令 - Harbin.Dbw.Cn
来源: pic.dbw.cn

  卧床20年,很少出家门的小晶实现了看看家乡的梦想;

  残疾人孙本强终于卖掉了自己编织的中国结,为老父亲治病尽孝;

  敬老院40位“三无”老人如愿来到湿地,热热闹闹地来了一次哈尔滨人最时尚的野游……

  4月3日起,本报推出“2014季温暖速递·圆梦爱心行动”至今,在社会各界爱心助力下,共为9个集体和个人实现了梦想。

  一人有需要,众人来托举。“圆梦行动”的每一次召集令,都有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市民,在第一时间响应。“我来”,“我行”,简单的几个字,是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自然展现。受助而实现梦想,圆梦人收获感动和未来;助力他人圆梦,奉献者心灵得到快意与升华。

  梦圆之时,“圆梦效应”继续发酵,持续释放城市正能量。

    【关键词】梦想收获

  当草根梦想,站到了城市的聚光灯下,曾经遥不可及的愿望,在城市大爱中尽情绽放。每个圆梦人,收获的已经不仅仅是梦想,更多的是一份感动、一份感悟。他们接过爱的接力棒,成为传递爱的城市新力量。

  3月末,一个来自山东省的求助电话打给本报。对方说她的病友小晶生活在阿城,患有严重的类风湿,20年来很少出门,小晶最大的梦想就是看看家乡的风景。在社会关注下,小晶风风光光地实现了家乡一日游。小晶圆梦唤起了社会共鸣,由本报倡导、全社会爱心鼎力支持的“圆梦爱心行动”由此启航。

  “如果你的平凡梦难以实现、如果你身边有需要圆梦的人、如果你想助力‘圆梦行动’,请告诉我们!”一时间,冰城被“梦与爱”所包围,有梦人讲述梦想,有爱的人士和企业则尽己所能,加入到圆梦助力团。一个又一个草根梦想得以实现。

  这几天,见义勇为英雄张春雷每天驾驶电动车出门学习修鞋技术。这样的生活在一个多月前还只是梦想,是友好医院和爱心市民为他圆梦,购买了电动车,并提供了创业基金。

  春雷说,自己救火受伤落下残疾后,感受了太多社会关爱。尤其是“圆梦行动”让自己走出困境,看到了未来。他要开办一个爱心修鞋点,自食其力的同时,也会将爱心传播出去。

  母亲割肾救子,给了患尿毒症的26岁儿子春龙第二次生命。当为妈妈过母亲节的梦想实现后,肖家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检查身体不错,正在找工作,重新融入社会。将来好好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春龙说,自己想当一名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别人。

  “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学习,之前想都不敢想……”因父亲发生意外,从小爱好绘画的依兰农民航石初中辍学。航石至今仍回味着在哈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的圆梦学习之旅。他说,是爱心行动让自己梦想成真,自己的这段经历在乡亲们中传为美谈。将来有时间,自己还会“回校上课”,用画笔描绘美丽家乡和乡亲们的田园生活。

    【关键词】奉献责任

  善行,如甘泉,每一滴落在饥渴人的心田都沁人心脾;善行,如阳光,每一束都映照出人性的美好。“圆梦行动”的助力团,无论集体还是个人,无论付出物质还是精神支持,他们都是天使。小善,奠定大善之基;雪中送炭,星火可以燎原。

  “奉献爱心对员工是一种激励,对企业是一种文化,对顾客是一种回报,对社会则是一种责任。”为让市第一福利院40位“三无”老人敬老游玩得开心,知名老字号企业“老鼎丰”食品公司可谓尽心尽力。虽然敬老游与企业改制十年庆典在时间上“撞了车”,但“老鼎丰”很快拿出方案,将敬老游当成庆典活动的一部分,以实际行动践行改制成果。

  中央红集团、金安国际购物中心、老厨家道台食府、太阳岛公园、省博物馆、金河湾湿地公园、哈尔滨规划展览馆、道里公安分局、亮业广告公司、电车总公司、青年宫、天睿旅游……太多的爱心单位已经无法一一列举。在参与圆梦行动奉献爱心的同时,他们也一次次收获着感动和精神世界的升华。

  陈昕是龙运现代出租车公司的普通的哥,为小晶圆梦,他和另外两名的哥担误了一天营运,赚不到钱还搭了“份钱”。“助人之后的心情是那么静谧和坦荡,连年近七旬的母亲都对我提出表扬。”陈师傅说,做了好事后,看什么都美好,遇到谁拎大包、抱小孩,总想停车、伸手,去帮一把。

  在几次活动中,记者没有记下“春雨”志愿者的个人姓名,但他们总默默地出现在活动中,出钱出力、打扫垃圾……“帮助别人,比吃吃喝喝强多了。”志愿者得知本年度圆梦行动告一段落,不免有些失落,预约“明年圆梦,还要一起出发!”

  为给割肾救子的妈妈张晓灵过母亲节,呼兰区民政局送上了一份特殊礼物——特事特办的低保证。“打破‘每月一审’的常规工作状态,让特殊家庭感受到政府的担当和态度。”该区救助局局长周宏说,助力圆梦行动后,单位将活动图文进行了展示,在职工中引起不小共鸣。

  在圆梦助力团成员中,还有街上缘食品有限公司和三胜水稻合作社等企业,虽然没有机会加入到圆梦行动,但正是有了“需要人出人,需要钱出钱……”的承诺,才让圆梦行动有了前行的力量。

    【关键词】平凡大爱

  一张报纸,一座城市,为一个普通人、一群普通孩子、一批普通老人而牵挂,倾情付出。爱的音符,汇成城市精神交响曲,催发崇德向善的力量。圆梦,不再是普通百姓的平凡梦,而是城市大爱、社会风尚。

  “普通市民登上党报舞台,平凡梦想被一座城市关注,且梦想成真,这是一种和谐的城市氛围。”市妇联主席杨杰是“圆梦行动”的参与者,深有体会。在看望割肾救子的母亲张晓玲时,她表示,这正是人们“苦寻”的“冰城最美家庭”。

  杨杰说,近几年,哈市涌现的凡人善举不胜枚举,谢尚威、杨惠、苏泽军……英雄能够集中现身,这是城市风尚的升华。在“圆梦行动”中,无数爱心托起一个个平凡梦,众善的汇集则是彰显城市文明风尚的基石。

  一直关注“圆梦行动”的黑大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说,善不论大小,但一定要实实在在。“圆梦行动”看似实现了普通百姓的个人愿望,体现的却是一种大爱、城市之爱。

  “哈尔滨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除了城市公共设施、卫生、环保等硬指标外,市民的精神世界更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我关注到,在哈尔滨日报组织的‘圆梦行动’中,助力团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人人奉献、爱心无限的精神诠释了城市文化,体现了社会和谐。”曲文勇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小到个人,大到城市和国家,梦想是一种希望,是一种追求,更是人生和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众人拾柴火焰高,‘圆梦行动’满载的爱心,有哈尔滨人大方、热情、乐于助人的性格体现,更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扬说,人们更多地思考公共素质和公共责任时,实现城市梦想将不再遥远。

  梦圆是美丽的,哈尔滨是美丽的。哈尔滨的美丽,不在于华丽的建筑,不在于闪烁的霓虹,美丽在她的人文情怀,那么温暖、动人而富有。

  

 

  (稿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叶勇王鸿凌)

  (编辑:曲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