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高价药被纳入国家医保 大部分是“救命”药
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骨髓瘤等抗癌药及靶向药等36种药品大幅降价并纳入医保……
7月19日,人社部在其官网转发了 《关于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下称《通知》),将36种谈判药品纳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 年版)》(以下简称药品目录)乙类范围,并同步公布了这些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
19日,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徐延君表示,谈判确定的支付标准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44%,降幅最高的达到70%,明显降低了参保人员药费负担,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医保基金支出。
记者了解到,谈判成功的36个药品中,包括了31个西药和5个中成药。
医保药品目录“新成员”概况
31种西药:
15种肿瘤治疗药(覆盖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骨髓瘤等癌种);
治疗心血管病、肾病、眼病、精神病、抗感染、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药物;
两种罕见药:治疗血友病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和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重组人干扰素β-1b。
5种中成药:
3种肿瘤治疗用药;
2种心脑血管用药。
此次列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中有多个是肿瘤靶向药。《时代》周刊曾以封面报道“神奇的药物”来报道靶向药,这种口碑在近年也迅速地被放大。与副作用明显的化疗相比,靶向药物尽管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最终生存率,但在提高适应人群生存质量方面,展示了有数据支持的明显效果。
钟南山曾呼吁:肺癌靶向药物应尽早纳入医保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表示,靶向药物进医保从总的经济账来算,更省钱,从疗效来看,效果更好。所以肺癌靶向药物进入医保,实际上是节省了国家的医疗开支。
什么叫“谈判药品”?
(资料来自《人民日报》)
《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号),提出了分类采购的新思路,要求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
2015年10月,卫生计生等16个部委(局)建立起部门协调机制,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根据我国重大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的用药需求,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回应社会关切,组织专家充分论证,遴选价格高、疾病负担重、患者受益明显的治疗乙肝、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专利药品作为谈判试点药品。
2015年11月下旬,正式启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
36种有关药品名单 36种有关药品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