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兴安栖双凤 浓浓大爱助天成

19.07.2016  20:15

——记伊春市带岭区明月林场林双凤

  文/杨秀梅 黑龙江新闻网王晓平 摄影/张萌 伊春日报李春晓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伊春市带岭区明月林场普通职工刘天成来说,屡遭不幸打击的日子多亏有了贤内助林双凤,用无私的爱心和勤劳的双手,带领全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重重困难,奔向幸福的好光景。

  真实的生活有时比小说还要来得跌宕起伏。老实巴交的刘天成说什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不小心多次成为伊春“名人”:

  1984年,前妻董玉琴生下了英地、俊地、美地三胞胎兄弟,至今在伊春没遇上破这个记录的;

  1988年,妻子因突发心脏病离开人世,虽有爷爷奶奶照应,但是照顾三个男孩儿的重担仍压得他喘不过气,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可怜人”;

  1991年9月13日,林双凤走进刘家,这个勤俭持家、朴实热心的女人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当个好后妈”的承诺,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有滋有味,刘家不但被评为省市级的好家庭,林双凤还进人民大会堂领了奖,他们家的事迹被带岭编成了道德感动小唱,唱遍了小兴安岭——刘家美名传到了京城和省里;

  2015年,他们的小孙女被诊断为脑瘫,又是林双凤激励全家:“有病治病,只要我在,孩子就有人管”。这个铿锵有力的承诺感动了更多人……

  真情相待

  悠悠岁月宛如寻常一段歌,林双凤这后妈的歌并不好唱。2016年7月7日,记者在带岭见到了林双凤一家,51岁的林双凤心直口快,回忆起往事竟数度落泪。

  1991年8月底,经人介绍,26岁的林双凤从巴彦来到带岭刘天成家相亲。进门第一眼,她看到室内一片狼藉,擦脚布丝丝缕缕,三个满脸“花蝴蝶”似的男孩儿瞪着企盼的眼神看着她……

  “姨,你还走吗?我们给您唱支歌吧”,三个孩子卖力地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林双凤听得心酸,把三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我不走了,站下了”,心里,却有点敲鼓:“我能当好后妈吗?家里人肯定不同意这门婚事,我该咋办”?

  半个月后,没有迎娶队伍,没有婚礼庆典,甚至没来得及回趟巴彦,林双凤真的在刘家站下了。这一站,付出了无数爱心和辛苦,也收获了大家如潮的好评。多年以后,一位当初强烈反对她“站下”的亲属看到电视节目中林双凤的报道,敬佩地说:“你果真当好了这个后妈,我服气”!

  婚后第二天,林双凤就牵着仨儿子,进城洗澡,又掏出自己的私房钱给他们每人扯了一身衣裳,给三个小家伙吃了定心丸:“你们再也不是没娘的娃了。”

  勤俭持家

  自打结婚那天起,林双凤就全身心地操持起刘家的大事小情。最初,她最关心的是怎么甩掉刘家的穷帽子,让爷四个过上好日子。朴实的她选择了几乎每一个淳朴的中国妇女都会选择的方式:靠一双手、一股子力气赚钱养家,哪怕从自己嘴里抠,也不能苦了丈夫和孩子。

  省吃俭用是她常年保持的习惯:哪个女人不爱美呢?林双凤却很少给自己买化妆品,她的化妆品就是一块钱一袋的隆力奇蛇油膏,一年用两袋;她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给的,外衣干净利索,内衣、内裤却补丁摞补丁,一条毛巾撕开两撇用,一个米粒都舍不得扔掉,想娘家了,舍不得打电话,因为打个电话,最少要花五毛钱,更舍不得经常回去看望,因为回家既要花车票钱,还得耽误工……

林双凤(中)在劳动

  再就是没白没夜的操劳了。刚来时,没在林区呆过,不会干林区的活儿,她向邻居姐妹请教,很快参加了林场的生产劳动。早晨4点起来做饭,白天上山苦干一天,下班回来还要给孩子洗洗涮涮,第一个月工资38.61元全花在孩子身上,给哥仨买齐了本子、学具。

  那时林区工资低,家里四个口壮的男人,吃饱饭都成了问题。一次,她刚蒸了一屉豆包,转身上桌时,发现豆包已被爷四个“消灭”得一干二净,她只能靠一碗稀饭就着咸菜打发自己。口粮不够,她每两个月就回巴彦娘家背一次粮,每顿饭都要紧着爷四个先吃。开始,孩子们见后她每次都是最后上桌,以为后妈偷着留了好吃的。小哥仨吃完饭,趴在窗缝看,谁知后妈吃的就是烀土豆就咸菜,孩子们落泪了。为了改善伙食,她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开了自留地,喂上了小鸡、大鹅、肥猪,逢年过节,全家人也能吃上热乎乎的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了。

  别看苦点儿、累点儿,林双凤憋足了劲儿要让日子火起来。她把学到的熟食加工手艺搬到林场,开起了熟食店,之后又种平贝、木耳进行家庭创业。她给自己定下标准——别人家孩子有的她尽最大努力做到,买不起高档的,就买中等的。孩子和老公衣服不多,她就勤洗,保证爷四个出门时都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林双凤(左)林活儿、农活儿都是把好手

  辛勤持家,做起事来不遗余力;心直口快,对人对事不留私心——慢慢的,孩子们和“后妈”的感情融洽了,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渐渐地有好心人开始劝林双凤:“双凤,该要个自己的孩子了,别人的再好,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林双凤却早有打算:“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肯定会偏心,我不能让三个孩子不舒服”。

  亲如一家

  孩子们日渐长大,可家庭的穷困始终像一座大山压在林双凤心头。林场领导了解到刘家三胞胎兄弟高中毕业,没有固定收入,协调保送三兄弟当了兵。2001年11月,三兄弟光荣地被海军南海舰队征募入伍,孩子们穿上军装的那一天,林双凤带着哥仨来到亲生母亲董玉琴坟前:“孩子,你们长大了、成人了,千万不要忘记你们是刘家的后代,在部队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给咱刘家争光,这样,你们亲妈的在天之灵才能得到安慰。”

  哥仨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当兵的第二年齐刷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转为士官。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老二在部队捐款3000元;老三主动请缨参加抢险救灾并荣获了二等功。现在,三个孩子已转业回到地方。老大、老三在带岭森林扑火大队工作,老二在带岭局明月林场工作,都是任劳任怨的业务骨干。明月林场场长张德介绍,刘家人特别抱团儿、踏实肯干,遇到困难都自己想办法,从来不向林场提要求;林场有事儿,他们总是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哥仨唱歌好听,前几天主动报名参加区里表演,可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

  看着三个孩子有出息,林双凤心里说不出地高兴。她和丈夫刘天成商量,哥仨到了结婚年龄,要一碗水端平,夫妻俩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为哥仨分别买了婚房,体体面面地办了婚事。

  大儿子英地结婚那天,喜欢唱歌的他在婚礼上特意为后妈唱了一首《妈妈》,儿子是流泪唱完的,林双凤是流泪听完的,在场的人也都泪流满面。

  孩子们相继成家立业,小夫妻们对她十分孝敬,逢年过节都拿着礼物看望婆婆。她叮嘱孩子,有钱先孝敬爷爷、奶奶,他们年纪大了,妈妈日子还长着呢。2016年春节,哥仨拜年时,异口同声地说:“妈,您是天底下最善良、最伟大的母亲,我们就是您的亲生儿子”。

  传承家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林双凤没读多少书,但是她认老理儿,她用老祖宗留下来的家风家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着孩子们怎么为人处事。

  她有一摞厚厚的“幸福账本”,自从嫁到刘家起,她把每一笔花销和收入都记得清清楚楚,并且公平公正公开,红白喜事的礼份子饿都记得清清楚楚,她说:“这些都是恩情,谁家有什么事是要还的”。

  林双凤伺候了一个菜园子,看到谁路过,就热情地喊人家站下,掐些还滴着水珠的青菜给人家捎回去,她说,大家没少帮自己,没啥可报答的,就尝尝青菜吧;邻居们有啥脏活儿、累活儿,她都不由分说地抢着干;她与孩子的亲姥姥姥爷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孩子们也和亲姥姥姥爷亲如一家。

  林双凤出名还出在她不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把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提出来,遇见妯娌之间出现小矛盾,林双凤会让大家把事情当面说开;如果是夫妻间发生口角,她就分别“灭火”。如果哪家遇到困难,她就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去解决。

  在林双凤夫妇的言传身教下,英地、俊地、美地三兄弟从小就和和气气,几乎没吵过架。现在,不管谁家有事儿,其他小哥俩都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良好的家风让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三个儿媳妇和她处得也特别好,三儿媳妇攒点儿钱,怕自己随便花,交给婆婆保管……

幸福和乐的一家人

  刘家人对外也是一诺千金。记者到刘家采访时,老大从三十里地外的林场赶回来,老三请假没有上班,只有老二俊地没到场,林双凤介绍,俊地答应了朋友,帮着摘木耳,没人能替他开四轮子,他怕耽误人家工期,所以没来。

  任重道远

  岁月漫长,艰苦磨砺了这个朴实而和睦的家庭,也见证了他们勤劳和团结,可生活的考验远远没有结束。哥仨的孩子陆续出生了,老三家的小孙女却和别人不大一样,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被哈市多家医院诊断为脑瘫,治愈希望渺茫。几年来,林双凤一家跑遍各地求医,花了7万元积蓄。使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林双凤愁白了头发。她说:“无论如何,这孩子活一天,我就养她一天。”

  采访结束,记者问林双凤:“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

  “我最偏向老三,因为他家孩子有病,我得多想着他,帮他读过难关”,林双凤毫不犹豫地回答。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刘天成一直坐在林双凤身后,默默听着。最后,他一锤定音:孩子亲妈死后,压根儿没想到会找到这么好的妻子,她是全伊春最好的妻子和后妈。“她这样的好妈妈全中国都少见”,快言快语的老三美地抢着说,一家人默契地笑了。

林双凤一家和邻居接受记者采访

  林双凤用人间大爱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2012年她荣获第七届“感动伊春十佳人物”提名;同年,刘天成、林双凤家庭被评为“黑龙江省和谐好家庭”;2014年,刘天成、林双凤家庭荣获伊春市“十佳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编辑:王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