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水十条”向水污染宣战

27.04.2015  20:19

  继发布实施“大气十条”后,国务院近期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因任务硬、措施狠、目标实、规格高,该计划被普遍解读为前所未有的治水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推进水环境治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计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2050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水十条”首次对2020年和2050年这两个重大历史节点进行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水污染防治被提升到了国家水生态环境安全、生态文明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这次对水污染的宣战也因此更显决绝和果断。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环保部门的一项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十大水系、62个主要湖泊分别有31%和39%的淡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要求。近几年,水污染事故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水污染作为一种公共危机,已成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发展之殇,水生态环境保护再也慢不得,也等不起,必须铁腕治理、迅速而全面地行动起来。

  行动计划将防治水污染这项系统庞大的工程,逐项逐层逐级分解切割,让每一个环境痛点都能有行动落点和着力点。工业污染违规超标排放、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难除、地下水掠夺性超采、城镇饮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等难啃的硬骨头,都给出了稳准狠招、打出组合拳、设好硬杠杠,下大力气来解决。取缔“十小”企业、整治十大重点行业、饮水安全信息全公开等作为规定动作,必须按时保质完成到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等任务都给出了时间期限,按此考核问责。坚持问题导向,让每一拳都打在实处。

  落实是行动计划的生命。严格环境执法、严苛问责追责,才能让纸面上的硬措施、硬任务落地生根,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效。“水十条”落实了每项行动的责任主体,首次点名公布部门职责清单;治水之责与权力进行捆绑,治水不力,轻则影响资金分配,重则会被约谈,甚至追责;定期公开水质和排污企业“红黑榜”,公众的监督和参与也将让问责和追责更加硬气。

  这场水污染防治大战已经打响。群众将在“水十条”一条条硬措施和一次次从严落实中收获改革的获得感和自信心,社会也将在水污染防治的前进中,继续凝聚共识积聚力量。落实“水十条”,同心协力共同行动正当时,唯此,实现“美丽中国”和永续发展才真正可期。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