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龙江行】小小"秸秆纸"带动佳木斯生态大农业

23.08.2015  18:26

  东北网8月22日讯(记者孙晓锐郎艾迪)22日,第九届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第二报道组,来到位于佳木斯市的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地采访。采访中,由该公司生产的“秸秆纸”引起了记者们的浓厚兴趣。

  报道组成员查看秸秆纸制品。

  项目现场,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燕玉祥介绍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将传统制浆过程中使用烧碱变为使用亚硫酸铵的新型清洁制浆技术,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生产出来的本色生活用纸不含任何漂白化学药品和增白剂,不含可吸收有机卤化物(AOX)和二噁英,对人体皮肤没任何刺激或不良反应,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健康产品。

  利用废弃秸秆生产的“本色生活纸巾”。

  今年全国两会上,佳木斯市市长林宽海当起了“秸秆纸”的“推广员”,邀请会议现场所有人试用柔软到可以用来擦眼镜的淡黄色“本色生活纸巾”,这一幕也成了两会上的热点新闻。

  该项技术除了解决秸秆处理难题,还能在生产环境中产生另外一项重要产物——黄腐酸有机肥,这对三江平原地区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的黑土地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燕玉祥介绍说,公司采用化学方法生产黄腐酸肥料的成本仅为以前用煤炭提取黄腐酸成本的1/10,这为该种肥料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黄腐酸肥料不仅能使作物提质增产,还可改善农作物根系生长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项目建设现场。

  据燕玉祥介绍说,项目总投资420亿元,分三期建设,主要利用自主研发的秸秆清洁制浆和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项目于2013年9月开工,今年3月10全面复工,当年完成投资1.9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19亿元。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制桨、环保、造纸、肥料车间土建工程,自备电站和造纸车间进行设备的安装,项目计划于11月份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投入试运行。二期项目已经启动,明年5月份开工建设。

  目前,佳木斯共有1688万亩耕地,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420万吨。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几乎可将佳木斯市的秸秆全部消化,这不但可减排480万吨温室气体,大大缓解因农民焚烧秸秆产生的雾霾问题,节省的木材更相当于每年少砍伐30万亩森林。

编辑:谢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