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T玉米价改即出 行情趋弱调整

08.03.2016  12:10

     一、现货方面  

  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放缓,企业多保持观望态度,价格保持弱势运行。港口方面,北方港口早间到货量接近1万吨,其中潮粮占比较高(来自河北),东北产干粮到货极少,到货无量,因对应腹地粮源缩减且粮价坚挺,导致粮源集港压力较大。广东港玉米库存在30万吨以上,华北玉米公路供应广东地区,短期无缺口。目前饲料厂观望情绪较强,采购积极性不强,港口成交价格偏弱。国内玉米价格总体稳定,局部小幅波动。东北地区临储大规模收储,东北余粮陆续见底,产区粮价坚挺,出库对象以临储为主,贸易商避险意识较强,收购意愿不高,市场行情偏淡。华北黄淮产区进入传统玉米售粮期,短期内供应充足,而区域内企业需求偏弱,企业压价严重,贸易商利润空间缩窄,粮源依旧以外流为主,企业收购价格根据到货情况有所调整。

  

 

     二、期货方面  

  3月4日CBOT-5月玉米合约收涨1-3/4美分,报每蒲式耳3.58-1/4美元。小升,受助于空头回补和大豆期货急升。

  3月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1609开盘价1624元,终盘价1586元,涨17元,最高价1630元,最低价1576元,结算价1595元,成交997910手,持仓933454手,日增仓163420手。

   三、后期关注热点  

  天气变化、采购心态、饲料厂策略、国内政策、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产区收购情况、进口玉米到港情况、疫病流行情况、畜禽产品行情、国际运费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小麦价格变化、饲料需求、天气对玉米影响等。

     四、相关新闻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要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2、大连商品交易所宣布增设吉林天成玉米开发公司为基准指定交割厂库,山东福宽生物工程公司、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公司为非基准指定交割厂库,与基准指定交割厂库的升贴水为95元/吨。至此,玉米淀粉交割库数量较上市初期的7家增至14家。

  3、汉堡3月4日消息,欧洲贸易商周五称,土耳其一买家在过去几日内买入2.5万吨俄罗斯饲用玉米。C&F价约为每吨174美元,目的地为土耳其港口梅尔辛。

  4、路透社对分析师的调查显示,2015/16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2.091亿吨,高于美国农业部2月份预测的2.088亿吨。

  5、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发布的周度报告称,截至3月3日的一周,近期降雨导致农户无法下田作业,阿根廷中部的一些地区出现农田积水。早期播种大豆的收获工作也因此推迟。迄今为止,阿根廷全国收获的玉米占到全部面积的1.9%,比去年同期减少0.8%,但是比过去五年同期收获均值高出3%。

     五、后市分析  

  虽然在临储大量收购、以及基层余粮较少、企业库存水平偏低的支撑下,东北产区价格维持平稳甚至局部小幅反弹,但是随着华北价格大幅下跌,华北玉米运至东北成本偏低,与东北玉米价差明显放大,华北玉米回流东北量明显增加,将对当地玉米行情有所抑制;近期作为价格洼地的华北局部价格反弹,但预计此次反弹幅度不会太高,对全国玉米价格的拉动更是有限,主要因3月份农户有售粮需求,而华北、西北仍有大量粮源待售,短期内市场供应依旧充裕,而定向销售工作即将启动,令购销双方看空后市,需求方观望情绪不减,对政策粮投放市场存在较高期待。综合来看,国内玉米市场供大于求的行情依旧不改,短期价格持续疲弱走势。

  政策面,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另外有政府官员透露两会结束之后,玉米改革很快推出。关注近期临储销售政策细节及新粮食年度玉米价格“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价格及补贴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