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供给”更适应“需求”

14.04.2016  20:05
    眼下,虽然黑龙江大地春寒料峭,但在田野里、育苗大棚里,早已是欢声笑语的备春耕景象。     作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在全国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今,正是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传统农业气象服务向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转型势在必行。新常态下,怎样为黑龙江的现代农业服务,如何转型发展,又如何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     7000多公里600份问卷——从了解需求入手     作为农业大省气象部门的“一把手”,在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思考后,杨卫东认为,作为政府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服务领域,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从生产端入手,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效益,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到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转变。特别要努力开发出形式上更具针对性、实用性,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在提供过程中更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产品,使“供给”更加适应“需求”。     对于气象保障现代农业生产来讲,杨卫东表示,结合实际情况,气象服务供给在新常态下要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从重视对大田生产的气象服务逐步转向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进行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从主要为粮食生产服务转向同时为经济作物发展服务;从主要为种植业服务转向同样注重养殖业、畜牧业服务;从为生产领域服务转向同时为仓储以及气候品质认证等流通领域服务。     “脚带田间泥土,身披春天风沙,汗洒黑色土地,情系百姓农家。”这是讷河农户李奎财对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深入基层农户气象服务需求调查组给出的评价。     他填写完调查问卷,聊完对气象服务的看法,准备清洗刚摘的水果,而这些来自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的几个人,脚上还沾着从田里带的泥泞土沙,就匆匆离开,赶往下一个地点。     为了解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服务需求,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开展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农业气象服务团队行程7000多公里,奔赴全省粮食主产区和特色经济作物产区的24个市、县,发放了600份问卷。通过调查,农业气象服务团队摸清了为农服务的新方向。     18万枚标识——从给农产品认证切入     增加气象服务有效供给,打造用户参与、互动反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是黑龙江省气象为农服务的重中之重。     “现在种粮食、卖产品,处处有学问、有科技,光靠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不好使。”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的褚丽娟说。     这个合作社是黑龙江省首个通过气候品质认证的寒地水稻合作社。褚丽娟认为,气候“标签”非常有用。     黑龙江省拥有寒地水稻、大豆等多种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尤其是大米品质享誉大江南北,农产品品质又与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农产品进行气候品质认证,会提高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收提供又一个有效途径。     而今,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五常、宁安、富锦三地气象局,对申请企业所种植的水稻开展了气候品质认证工作,颁发了认证证书和认证报告,发放“特优”标识共计18万枚。(下转第二版)     这在黑龙江省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为了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此前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曾作了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借鉴南方省份经验,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地的符合气候品质认证服务工作的流程,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征集气候品质认证标志,让更多的人更加关注黑龙江农业气象服务。     从调查、探索,再到思考、提炼,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不断丰富实践成果,开展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模式》地方标准的研究、农业气象保险等服务。     17.2万个合作社——用大数据连接“三农”需求端     思考的深入会带来服务理念的新变化。目前,黑龙江省各类种植养殖大户包括合作社在内已经达到17.2万个,其中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万个,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14.8万个。要将这些有真切服务需求数据应用于黑龙江气象服务现代农业之中,从而做到精准服务,就必须快捷地查询到这些新型农业主体的信息。     为此,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建立了直通式气象服务种植养殖大户信息检索系统。通过这个数据库,可检索查询指定地区的各类新型农业主体的信息,包括按照新型主体的种类、种植规模进行浏览以及求和、求平均等,还可以下载调用。目前,这个数据库已被推广到黑龙江省各市、县气象局,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上,农业气象服务人员走得很远,田间地头,双脚沾满泥土,捧回最真切的气象服务需求;他们也走得很近,用一个个实用的气象服务产品连接“三农”需求端,清晰记录着在现代农业路上的探索。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主任于宏敏说,当前该省正在开拓气象为农服务大数据业务,实现气象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气象信息如何利用“互联网+气象”通过大数据平台应用到智慧农业领域。(高海虹 袁长焕)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