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尊崇军人成为社会脉动
对军人多一分尊崇,就是在为国民安全感多注入一分正能量。只有内心尊崇军人,才能落到具体行为上
抗洪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解放军冲锋在前;南海疆场,海空卫士以实力亮剑,捍卫每一寸国土的意志激荡人心……“八一”临近,从网络空间到现实生活,公众对人民军队的尊崇之情日趋升温。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这个朴素心愿,涉及每个人的基本利益,需要全社会共同维护才能实现。而最直接的保障,则由人民军队来提供,需要千千万万的军人铸起国家安全的盾牌。军人是国泰民安的守卫者,他们的奉献与牺牲,为国家、社会创造了“安全效益”。是军人默默守卫着家园,我们才能体面而又有尊严地生活。正因此,这一职业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崇。
“人民子弟兵”“最可爱的人”……不同时期的称呼,凝结着群众对军人的亲近崇仰之情。军人高风险的职业特点,意味着随时可能付出生命。历史上,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民军队一直受到群众的认可与尊重。然而,当下不尊重军人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让军人流血又流泪。还有一些网络“大V”、自媒体人士等,总盯着军人“开涮”,揶揄调侃甚至恶意侮辱,玷污军队形象。
军人也是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社会对军人的认同度越高,越能增添军事职业的吸引力,越能激发军人的荣誉感。拿破仑在纵横欧洲大陆时曾说,“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征服世界”。对于军人而言,分量最重的勋章便是人民的尊崇。从这个意义出发,尊崇军人也并非仅仅尊崇军人个体,而是尊崇国家和平安全的理念。如果为国效命的军人得不到普遍尊崇,缺乏职业尊严,一个国家在安全环境方面必然存在短板。事实上,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军人与老百姓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之情,理应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存环境日渐安宁,许多人过上了物质充盈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安全的环境不是天赐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有赖于千千万万的军人枕戈待旦。“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个“靠山”不仅仅体现在人力物力的支持,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理解与尊重。
珍惜国泰民安的生活环境,并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去从军戍边、站岗放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军人多一分尊崇,就是在为国民安全感多注入一分正能量。而只有内心尊崇军人,才能落到具体行为上。国家对军人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有严格的法律保障,也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军人享有的待遇,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予以贯彻落实,避免空转。一方面,切实营造尊崇军人的文化氛围,使军队功绩、军人荣誉为国民提供历久弥新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对侮辱军人特别是抹黑英雄、丑化军队等言行予以严肃对待,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惟其如此,方能引领全社会形成爱国拥军的好风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做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不断展示出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风采,人民军队必能进一步赢得全社会的尊崇。当尊崇军人成为全民族的脉动,军人从内心深处迸发的维护国泰民安的力量,必将无法阻挡。 (顾伯冲)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