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叫您一声秦妈妈”

11.12.2017  19:51

 

秦桂芝和她一千多名新疆孩子的故事

每当《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就会被深深触动。妈妈,人世间最为神圣的称呼;妈妈,人世间最为温暖的名字!她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是我们永远依靠的港湾。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拥有一千多个孩子的“妈妈”,倾听她的故事。

一片丹心,守护着来自天山的雪莲

五月的一天深夜,哈尔滨大雨倾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秦桂芝老师刚刚入睡,她那永不关机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秦妈,热依汉古丽?帕尔哈提病了!”秦桂芝像此前的无数次一样,立刻起床,抓起衣服冒雨向学生宿舍跑去。维吾尔族学生热依汉古丽?帕尔哈提身体蜷缩着,室友们束手无措,秦老师立即将她送往医院。古丽被确诊为胸积水,可她因拿不出住院费而不想住院治疗。秦桂芝毫不犹豫拿出身上仅有的2000元钱,为古丽办理了住院手续。随后学院师生纷纷捐款,古丽的病很快治好了。治疗期间,秦老师每天都去看望,并亲手为她做饭。一次在吃到秦老师做的汤面时,古丽终于抑制不住感动的心情,抱着秦老师哭了:“秦妈,您赛过我的亲妈妈,让我好好叫您一声妈!

秦妈妈就要来了,秦妈妈就要来了!”每当民族预科的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想家时,就会这样不由自主地念叨着。而每次,秦妈妈都没有让孩子们失望,她一定会带着满脸的笑意及时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几年来,她用爱心和真情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年龄的代沟、文化的差异,无私地培育和呵护着从万里之遥的新疆来到黑龙江求学的各民族学生。

严冬里的炭火,酷暑里的浓荫

秦桂芝是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负责民族预科学生的辅导员,因工作出色,学院以她的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用来统筹协调新疆预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秦妈妈”。

2012年以来,无论时间早晚,秦妈妈和他的团队都会把每一个开学报到的孩子安全接到学院。口口相传,“秦妈妈”这个名字在新疆报考内地高校的学生中已经响当当了。孩子们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第一件事就是跟万里之遥的秦妈妈加上微信,都盼着尽快见到“传说中的”秦妈妈。

从入校的第一天开始,秦妈妈就陪在这些孩子们身边,一起学习和生活,平均每年住校达多200天。多少个黎明即起,牵着朝霞;多少个夜晚迟眠,伴着星光。秦妈妈就是这样,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笑着问她:“秦妈,您有几个孩子呀?”“我有一千多个孩子,你是,他是,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每次,秦老师都会这么肯定地回答。而每次面对这样的回答,孩子们都会欢呼起来。

秦妈妈对这一千多个孩子了如指掌,哪个都是她的心头肉。她记得每一个人的生日。每当有孩子过生日时,秦妈妈都会在微信上晒出这个孩子最美的照片并送上祝福的话语。对孩子们来说,收到秦妈妈的祝福,这个生日才算真正完美。

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孩子们,民族学院是你们的家,哈尔滨是你们的家!”这是秦妈妈经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她用最细微、最温润、最绵长的关怀,在孩子们的心田深植下一粒粒种子,这是民族团结的种子,这是爱的种子。秦妈妈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就餐,细心地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并及时与厨师沟通调剂。节假日,她带领孩子们去科技馆、太阳岛、伏尔加庄园等地参观游玩,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和融入内地文化。

每到七月毕业季,秦妈妈和老师们就会按照北方的习俗,为即将远行的孩子们亲手包上香甜的饺子。孩子们含着热泪吃完饺子就要远行了,秦妈妈早已泪水模糊,把他们一一送上汽车。孩子们一次次冲下来,跟亲爱的秦妈妈抱在一起,声音哽咽,轻轻诉说,久久不愿离去……

倾心付出,为社会赢得一颗颗懂得感恩的心

秦妈妈的这一千多个孩子,就是一千多颗民族团结的种子。这些种子随着孩子们的足迹,播撒在祖国各地。

有这样一粒种子,播撒到了新疆新源县塔勒德镇塔勒德村。学生祖勒胡马?吐尔苏克,响应学校号召,利用寒暑假,在家乡开展了义务教授村民学习汉语的社会实践活动,她的学生达80多人。

有这样一粒种子,大病初愈的古丽,把师生捐款剩余的一万多元,捐给了学校,希望作为爱心基金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学生。学校以古丽的名字成立了“古丽民族团结基金”。如今,基金已有几十万元,一共帮助过43名各民族学生。

这是爱心的接力,是爱的传递。秦妈妈孕育播撒的种子在扎根、发芽、生长……但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是那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石榴籽中的一颗,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他们在爱的土壤里扎根,在美好的祝愿中发芽,并终将绽放出最美的民族团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