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熊孩子有勇气做个好孩子
记者 何道岚 通讯员 冯清梅
被老师和家长怀疑为“多动症”的调皮孩子,其实没有多动症,问题出在家长教育艺术的不足。以一位因调皮而经常受老师批评、家长打骂的孩子个案为例,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总结出“重复批评形成恶性循环”的常见现象,并提出多留意孩子的点滴进步,并不吝给予鼓励的建议,让他们“有勇气有机会做一个好孩子”。
个案:打了、骂了、哄了,孩子就不听话
小新,9岁,广州某小学三年级男生,外表端正,身材强壮,问他喜好,他说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爸妈在一家小企业打拼,非常忙碌,咨询当天,便碰上妈妈值班,他由爸爸带着走进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咨询室。
跟奶奶同住,小新的日常生活起居多是由奶奶照顾。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关注,也有一些自己的育儿看法和理解。爸爸晚上回到家,都会看孩子是否完成作业。只要被发现没认真做作业,小新便要受到爸爸的批评。为了提高儿子做作业的积极性,除了来硬的,爸爸也会采取买礼物等奖励方式去哄他。
为了儿子的全面成长,爸爸给小新报名了数学和英语补习班、跆拳道兴趣班等。周末的大部分时间,小新都是在补习班和兴趣班中度过。
刚上小学的小新有点坐不住,父母没在意,觉得可能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适应期。但现在三年级了,他依然好动。爸爸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反映儿子上课时经常蹿位、跟邻近同学说话,干扰课堂纪律。有时候跟同学打架,小新还要弄伤同学,老师便又要找上家长,协助管教孩子。
他在学校没什么好朋友,因为其他同学都怕他。爸爸转述老师的说法,凡是打架和凑热闹的,都会有他的份,作业却经常不按时完成。爸妈带他去医院看,诊断为轻微多动症,吃过药但没有效果。爸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哄也哄了,但就是没办法改进。真的感到无从下手了。
诊断:孩子只是活泼被误会有“多动症”
在咨询室的一个小时里,咨询师冯老师发现,刚开始时小新还可以坐着听爸爸讲话,可是很快就坐不住了,不是拽着爸爸的胳膊玩,就是在爸爸身上扭来扭去,稍微停一下就玩着沙发上的抱枕和茶几上的玩具。爸爸一边说情况,一边提醒他说:“坐好来,不要老是动来动去的,好好听听老师怎么讲的。”冯老师偶尔问小新问题,发现他都能很清晰地回答,“很有趣的现象。”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缺陷障碍,简称多动症。冯老师介绍,多动症多发于儿童学前时期,活动量多是明显症状。注意缺陷障碍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伴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小新的注意力不存在严重缺陷。”冯老师表示,刚到咨询室,面对陌生环境,小新是可以坐着听爸爸说话的。只是很快当他熟悉了环境,当他不惧怕面前陌生的咨询老师,当他发现爸爸是在说自己问题的时候,就开始坐不住了。她认为,“所以,小新的主要问题不是多动症。”
冯老师注意到,小新跟爸爸的关系挺好。虽然在咨询室里,爸爸偶尔会呵斥小新,要他坐好听话,但小新明显不惧怕,反而常常腻歪地往爸爸身上蹭。小新愿意来咨询室,也是因为爸爸答应咨询完了就带他去公园玩。小新说,最喜欢爸爸带他到公园玩,自己一只手牵着爸爸温暖的手掌,一只手拿着香甜的雪糕吃,虽然妈妈在一旁唠唠叨叨,但是仍然感到很幸福。
她问小新最不喜欢什么,小新说最不喜欢老师把爸爸叫来学校。每当老师把爸爸叫来学校,回家准是一顿打骂。
分析
重复批评容易 形成恶性循环
冯老师展示了这样的画面:小新在学校里调皮捣蛋闯祸,弄伤了同学,老师批评教育小新,并请家长协助管教,家长回家一顿打骂,小新回到学校更加变本加厉——形成恶性循环。
当孩子在学校里闯祸时,作为父母,怎样做会比较好呢?不少父母都是把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批评教育,回到家原封不动地向着孩子轰炸。
“其实,我们相信在学校里闯祸了的孩子,其实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冯老师表示,在学校里,老师已经批评过孩子了。老师把家长叫来学校,请家长协助管教孩子,并不是希望家长回家再把孩子教训一顿。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时一定不希望爸爸妈妈再来一顿打骂,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帮助,帮助自己面对犯错的后果,支持自己解决犯错造成的其他问题,“收拾烂摊子”。
建议
孩子的点滴进步 都需要家长鼓励
小新爸妈也坦承,自己最怕接到老师的电话了,总觉得在老师那里听了一通孩子的不是,心里也挺恼火的,于是回家就自然会冲着孩子发火。
“当孩子感觉好了,他就有勇气有机会做一个好孩子。”冯老师向小新爸爸提出建议——并向遇到类似情况的家长们推而广之:比起多加指责,不如多点跟孩子讲故事,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容易交到朋友;跟同学有冲突时,怎么解决问题,哪些行为动作会伤害到他人等。冯老师建议,亲子间不妨事无巨细地坦诚倾谈。
以小新等精力旺盛的孩子为例,冯老师建议周末可多带他们做运动,爬山,多给正面行为的引导,多让孩子留意到正面的言行举止。此外,家长应多留意孩子的点滴进步,并不吝给予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可以成为好孩子的。”(据广州日报)
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