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面临病痛时更有底气

09.08.2015  15:40

  彭肇一

  8月7日,中国器官移植大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器官移植将纳入医保范畴。这对于那些需要器官移植的病患来说,无疑是带来了生命的曙光。(本报昨日报道)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曾经加入了一个患者的QQ群,这个群里面有许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他们饱受着病痛的折磨,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在等待中失去生命,还有一些人面对高昂的手术和治疗费用,因担心给家庭造成负担,选择放弃治疗。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笔者总是心头一紧,感到无比惋惜和沉痛。在生死面前,金钱成了一道不可回避的难题。据统计,中国每年面临器官衰竭的患者,多达150万人。而能够承受、支付得起器官移植手术费用的人,只有其中的30万。巨大的经济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在患者及家人的心头上。

  正如黄洁夫所言,在其他发达国家,器官移植在医保中排名第一,因为器官移植是在“生和死之间的选择”。涉及器官移植的病症,多数需要进行高成本的手术,也更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倘若将器官移植纳入医保,对于那些饱受多重折磨的家庭来说,仿佛就是在黑暗中投射一束光亮,点燃了珍贵的希望。医保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让普通人看得起病,那么,器官移植就不应该成为少数人拥有的权利。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对于刷新器官移植观念、缓解器官移植供需矛盾而言,将器官移植费用纳入医保,同样具有不可小视的正面作用。

  将器官移植纳入医保,已经在少数城市开始试点。如广州,肝移植术后抗排异药物治疗的费用已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在江苏,肺移植已列入二类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患者个人需支付40%的费用,而且术后免疫抑制剂的费用个人仅需支付10%,其余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由国家补贴。

  实际上,自2012年开始,就有媒体相继报道了“在全国范围内器官移植有望纳入医保”的消息。然而,三年过去了,相应的政策仍然没有落地。期待这样的惠民措施,早一点出台,早一点落实,温暖和救助更多的人。
如果这一天早一点到来,那就会让患者少留下一点遗憾,多留下一线生机。真切地希望,社会保障能眷顾这样的普通老百姓,让他们在面临病痛时更加从容、更有底气。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