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哈工大的61年深情——记张乃通院士

25.04.2017  21:09

哈工大报讯(吉星/文)4月21日10时00分,春光黯淡,天地同哀。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著名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奠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乃通同志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3岁。大家无不痛惜失去了一位忠于党、忠于祖国、将全部心血奉献给我国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为我国的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哈工大人。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张乃通院士一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的不幸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让我们一起沉痛哀悼、深切缅怀“通先生”,一起来回顾他与哈工大的61年深情。

筹办无线电系,一切为了国家需要

1956年9月,刚刚从南京工学院毕业的张乃通积极响应“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党让到哪儿就到哪儿”的号召,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虽然对哈尔滨的第一反应是远、冷,但接到分配通知的张乃通9月5日办完离校手续,当晚便背上行囊上路了——这一来就是61年。

许多年之后,张乃通曾数次提起1956年10月2日哈尔滨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从温婉湿润的江南水乡来到秋风萧瑟的北国冰城,刚开始他还不了解北方的天气。那时候,张乃通对哈尔滨的第一印象就是:“真冷!”好在没过多久,张乃通就克服了对哈尔滨生活的不适应,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更是让他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乐趣。从此,年轻的张乃通带着满腔热情和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宏愿开始了他的从教生涯。

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毛泽东在会议最后一天讲话,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会后,全国开始出现“向科学进军”的新气象。当时的哈工大还没有无线电系,张乃通报到在精密仪器系,共青团组织关系落在电机系工业电子学教研室。鉴于国家的需要,学校对筹建无线电系很重视,这个重任就落到了张乃通等人的肩上。为筹建无线电系,1956年10月,时任见习助教的张乃通和另外4位教师及其他专业抽调来的6名学生一起被送往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和随班听课。

1958年10月上旬,张乃通和蒋延龄、戴逸松、王金荣陆续返回哈工大。为了向国庆10周年献礼,他们决定在筹建无线电系的同时,研制出发射功率大于当时哈尔滨电视台的哈工大电视台。作为主要研制人员,张乃通他们带领着当时还是大二、大三的学生,不分昼夜地攻关研究,终于研制成功。1959年3月白手起家的哈工大无线电系正式成立。当晚,学校用他们自研的电视台,全程播放了系里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节目,以资庆祝。

无线电系成立后,张乃通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与为数不多的几位教师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筚路蓝缕走上创办之路。1962年初,当时正在石家庄做海军课题的张乃通得到校内通知,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前两年曾作为通用学科专业下马的通信专业,将在遥测、遥控专业这类尖端专业的基础上重建,而他将接手通信专业的重建任务。1962年以后,由于条件因素以及专业调整,当年一起进修的几位教师中只有张乃通一人留在了哈工大。时任校长李昌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新专业要想办起来主要是“党和国家的需要加主观努力”。自此,张乃通专心投入专业建设,他认为实验既是科研的生长点,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所以他鼓励年轻教师多做科学实验,提出“实验室起家”的观点。而且,张乃通每年还会送学生去研究所做毕业设计,合作完成科研课题任务。

文革”开始后,张乃通受到冲击,作为被批对象进入教改小分队到工厂劳动锻炼。尽管如此,他对专业的执着追求依然矢志不渝。在工厂下放劳动期间,他看到由于缺乏安全保障设施,操作冲床的师傅们手指多有伤残。这事对张乃通触动很大,他根据所学的知识,利用晶体三极管试行研制了一个自动感应装置,只要人手在,冲头就不会冲下来,从而保障了人身安全。张乃通也因此得到了工人师傅们的信赖和称赞。

哈尔滨,哈尔滨,我是沈阳,请讲话……”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哈尔滨召开的一个技术交流会上,张乃通主持研制的“沈阳—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哈尔滨”的半导体无线电台,现场通话实验演示的场景。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军事冲突,张乃通被调到当时黑龙江省成立的“战备科研领导小组”。在科研小组中,他由一个一般成员被提升为“晶体管单边带战术电台”研制的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几名年轻教师与大三学生来到工厂,研制出了当时在国内领先的具有数字频率合成器、功率合成器的晶体管单边带战术电台,顺利通过了这次通话实验,为学校赢得了荣誉。随后,他又从省内调回到学校。

筹办航天学院,培养国家航天人才

1977年,张乃通重新被任命为通信教研室主任。在全国通信专业教材会议上,张乃通他们争取到编写“通信系统”全国统编教材任务,由张乃通、贾世楼、刘士生、徐世昌合写,张乃通任主编。该书于1980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1982年再版,并获航天优秀教材奖。

1978年,黑龙江省开始评副教授、教授职称,张乃通被评上副教授,1979年被任命为无线电系副主任。1980年,在党支部、系党总支的支持下,经过22年的考验(1958年递交第一份申请书),支部大会批准他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81年转正,实现了他加入共产党的愿望。

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各行各业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代表高科技精髓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国力以及国际地位也因此显著提高。哈工大是隶属当时航天部的唯一一所高等院校,航天部也迫切需要新生力量,以解决当时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为适应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求,哈工大决定要办直接对口的航天学院。这时候,筹办航天学院的任务再一次落到张乃通肩上。

1985年上半年,校党委宣布由时任校长杨士勤及前任校长黄文虎为首,以当时的副校长王魁业为工作组组长,张乃通为副组长主抓实际工作,筹建航天学院。此时无线电系在他的带领下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很难让他割舍。“党和国家的需要永远都是我的志愿”,根植于张乃通心中的信念再一次让他迎难而上,舍小家顾大家。在大家共同努力调研、组织的基础上,1987年初航天学院搭建了以航天相关的三个系(力学、自控、无线电)和一个研究室(航天)为基础的机构框架,并制订了初步的办院设想。

航天学院成立后,张乃通被任命为副院长,全力协助院长及院党委书记开展工作。从1987年航天学院正式成立一直到1996年,张乃通历任副院长、院长。这期间航天学院也不断壮大,不仅成为哈工大的标志性学院,也成为国际宇航大学的一个永久性分校。

值得一提的是,张乃通在创建航天学院的同时还成立了通信技术研究所。这样,无线电系除了已成立并已取得成果的电子工程研究所外,又多了一个通信所,确保该系的科研成果取得更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从而为无线电系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术水平的提高,交流最重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航天学院院长的张乃通,就努力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创造条件,学院派遣年轻的学术骨干出国学习交流,与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大学或企业建立了多种友好合作关系。这些国家的学者也经常来哈工大讲学。对于自己的学生,张乃通更是鼓励他们出国深造。为此,他认真严谨、实事求是地为学生们向世界一流大学写推荐信。每次学生前来跟他告别,他都会说:“希望你们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服务。”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张乃通更是严格要求,他们学成之后,也的确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服务”。

院士”称号是责任,是担当,是新起点

我不认为仅仅发表几篇SCI、EI文章就是创新的全部。理论创新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服务社会,造福人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步入人生与事业黄金期的张乃通先后将科研的触角延伸至国防及民用信息化多个领域,并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我国军事通信、卫星通信、专用集群通信领域的著名专家,他曾主持研制了指控数据链通信系统、海军超视距数据链、第一代国际标准专用集群通信系统等,成果均转化为实用装备及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

当自己的成果能够打破国外市场的垄断、造福祖国和人民的时候,张乃通从科学研究中收获到了许多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快乐与满足。在谈到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研究问世时,张乃通曾说:“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们的成果还没出来时,外资公司集群手机的价格四千多美金一台。听说我们的成果准备投产了,价格降到了3200美金。后来到我们的成品出来后价格降到了400美金,并撤销了这个产品在中国的事业部,再到最后,技术竞争转化成了单纯的资本竞争。

张乃通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他为之奋斗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首批进入国家“211”重点学科,首批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点单位,是哈工大18个重点学科之一,2001年在教育部对该二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五……在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有着太多我们看不到的艰辛,太多不可计量的心血与时间、智慧与精力。这些付出以它们独有的份量,在时间与世事的荡涤下,沉淀为一枚勋章——院士,国家以这种形式对张乃通以及这个科研集体给予了最高级别的承认。

2001年12月初,张乃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经历几十年的磨砺,终于荣获国家工程技术的最高殊荣,但他淡然视之:“成为院士只是对我前一段工作的认可,院士前后的张乃通是一样的,业务、为人都没有突变。当选院士后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更要不懈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更要甘为人梯,为年轻的同事们创造发挥才能、向上的平台。我也要反思在位期间研究的不足、工作的偏颇,尽力弥补。

2004年,仍然坚持学习和工作在第一线的张乃通运用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脉冲超宽带无线技术是具有发展前途与应用价值的课题。在他的主持下,成功申报并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随着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长足发展,人类对太空探索进入到发展期,月球仅是起始点,不久将向更远距离的太阳系星球发展,因此解决“深空通信”问题迫在眉睫!由于传输环境的特殊(大尺度、长时延、大损耗、上/下行不对称……),地面及静止轨道所应用的理论及关键技术受到了挑战。张乃通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写成一篇题为《深空探测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思考》的文章发表在2007年《宇航学报》。

陆地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信息化社会及国防信息化广域覆盖与多类信息融合共享的需求,建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张乃通对我国建设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进行了深入思考,在2015年、2016年都有相关研究论文发表。

教书育人,“”出真理

一甲子的教学、科研生涯,张乃通早已桃李满天下。“通先生”是学生和同事对他的尊称,大家都为曾经在他身边工作学习而感到自豪。张乃通认为指导学生和参与课题研究应亲力亲为,不当“甩手掌柜”,如果只是“把把关”,提一些不疼不痒的意见,那只能是被学生和其他教师牵着鼻子走,怎么配得上“指导”?

做学问事小,做人事大。做学问前学会做人,否则难成大器。”这是张乃通对自己所有学子的殷切期望。张乃通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诚恳率直的为人处事方式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做科研还是写论文都没有人敢掉以轻心,因为大家知道“通先生”一定会亲自上手,从技术、逻辑推导到文辞都一一过目。在这种严谨的学术环境中,许多年轻教师也心甘情愿留下来,成为研究所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不仅仅要给学生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也不仅仅是给学生把关、送学生毕业,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学生研究的问题中,做到心里有数,明白什么地方可能存在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导师。”张乃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天到“通先生”办公室来的学生和年轻教师都络绎不绝。作为导师,他要指导学生做科研,听他们定期的学习汇报,与他们探讨学术问题,逐字阅读并修改他们提交的论文。

对待科学研究,张乃通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于科研中的技术问题,他的意见从不含糊。身边的人都知道他脾气耿直,说话急,嗓门大,就连走路都急匆匆,铿锵有力。张乃通不喜欢最后一个发言,他与同事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总是特别兴奋,声如洪钟,整个楼道里都能听到,常因一个问题而激烈争辩,互不相让,有时甚至让人以为他们在吵架。

一个人的头脑、精力有限,须集思广益才行。所以,一定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参与到学生以及相关教师的课题讨论中,辩论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张乃通喜欢和大家自由而热烈地争辩,在争论中迸发的思维的火花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只有经过辩论得出的结果才有一定的可信度——这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每次和学生讨论问题之前,张乃通都要求学生预先交一份简要报告,注明最近阅读的文献,观点的来源,然后自己再进行仔细的研究,最后才是有针对性的探讨。在张乃通和弟子们每一次交流争论的背后都有一位老人深夜苦读的身影。

年龄越来越大,“通先生”忙碌依旧,科研耕耘、教书育人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依旧。作为院士,他时时要关注科研组的工作进程,要和一线的科研人员探讨技术问题,要协调处理好项目申请、资金调度,还要常常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学术交流、评审等活动,奔波于京、哈等地为研究所争取立项……老骥虽伏枥,其志在千里。在张乃通心中,人生的旅途没有终点,只有为了党和国家的需要去不停地奋斗求索,才能真正诠释生命的意义。

新开古稀华,光耀长庚星;为国图强计,辛勤沐耘耕;奋斗四十八,霜雪两鬓生;功高众人颂,德才人人称;更觉性宽和,清清两袖风;常忆谆谆语,铭记恩师情;愿进万年觞,北国不老松!”这是张乃通70寿辰时学生发来的贺电,也是他的真实写照。2013年6月,在学生们给他制作的80寿辰纪念画册里,张乃通写了一篇题为《献了青春献终身》的自述文章。文章结尾写道:“流光容易把人抛。57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57年间,我的工作有成有过。‘成’的一页已翻过成为历史,‘过’需记在头上尽力补之。唉,时间不多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自己所能,在院系统一步调下,为专业出现杰青、长江学者,为申请‘973’重大课题竭尽全力吧!

青年时代的张乃通

与来访的大学老师讨论问题

与其他老师讨论教材的编写


工作中

去英国访问交流


在办公室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当天合影留念

校庆特设电台开通,和大家一起倾听来自全球的祝福

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