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哈洽会上体验台湾生活

03.07.2014  10:49

  【解说】7月2日是首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百姓开放日”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到展会结束,普通参观者除了在展会中寻找商机之外,也能在“家门口”选购来自境内外的展会纪念品。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商品和展会纪念品,将成为许多人分享这届展会、记住这届展会最直接的回忆。

  【记者出镜】新华社记者  马迪

  香甜可口的热带水果,芳香四溢的高山茶,琳琅满目的日用商品,精工细作的珠宝玉石,首届中俄博览会的台湾展馆是聚拢了足够多的人气。许多台湾参展商都表示,他们把最原汁原味的台湾生活搬到了展览会的现场,所有来到台湾展馆的人,不仅能够欣赏到宝岛台湾独特的风土文化,还能选几件心仪的台湾商品带回家。

  【解说】宝岛台湾以展团形式参加哈洽会已经是第四次了,经过前几次的试水,对于东北人的购物心理和购买力都有了相当的了解。120个标准展位的展团规模足以说明台湾商人对东北市场是信心十足。

  【同期】黑龙江台湾中心董事长 姚念祖

  我们今年台湾展团是第四年来参加这个展会,我们今年有120个展位,总共是73家参展商,总共来的台商人数是将近300人。我们今年参展的企业的数字、产品的质量,也是这四年来最高的一次。

  【解说】在台湾展团里,记者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老朋友。台湾十大工艺师之一的赵胜杰是第二次参加哈洽会,去年他带来的“铁陶”系列茶具全部被东北的茶道爱好者以高价收藏。荣获台湾新百壶的作品“仙女飞天”,在今年展会的第一天就以每把万元以上的高价售出了三把。

  【同期】台湾制陶工艺师 赵胜杰

  喜欢来哈尔滨的感觉是这边的人特别热情,因为我的作品上次来到这儿一下子在第三天几乎都被抢购完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带来的这些都是台湾当地的特色,材质里面拥有的是台湾当地的材料。

  【解说】台湾创意珠宝设计师协会创会理事长王月要女士,她设计的“旗袍”系列、“中国四大美女”系列珠宝首饰,展现了台湾发达的珠宝加工业,同时也传承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低至万元、高过百万的各类珠宝饰品,让许多黑龙江的爱美女性流连其间。

  【同期】台湾创意珠宝设计师协会 创会理事长 王月要

  非常开心能够把我设计的中国风珠宝带到哈尔滨来,希望能够让哈尔滨的朋友也能体会中国风珠宝,它的意境和它的美。希望能够透过珠宝的诠释,把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在珠宝上,观赏珠宝还是购买珠宝的这些爱好者,也像在收藏一段中国的历史。

  【同期】哈尔滨市民 梁肖

  这个设计跟平时大家看到的珠宝特别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因为平时的那些设计看多了,就感觉很普通,忽然看到这个就感觉很独特。

  【记者出镜】新华社记者 马迪

  台湾的水果产业非常出名,但由于路途的遥远,所以在东北很难吃到新鲜的台湾水果。而此次博览会,台湾知名的水果生产商就特意空运来了许多种类的台湾水果,让这里的人们一饱口福。就像我身边的凤梨,它是台湾产的水果,吃法也很特殊,现在我们让工作人员来演示一下……好的,谢谢。那这种凤梨叫做手撕凤梨,由于它的生长时间长,成熟度非常高,所以它的皮也很容易剥下来,现在我们也来尝一下,口感非常好,汁水也很多,而且非常的甜。

  【同期】哈尔滨市民 张雅丽

  (以前)我买了这些水果,我觉着效果很好。

  【同期】黑龙江台湾中心董事长 姚念祖

  透过这个展会,我们让大家不用飞两三千公里到台湾,直接到我们哈洽会的展场来,就可以看到我们台湾的衣食住行,各种有趣的东西,好的东西。

  新华社记者 何山 、马迪哈尔滨报道。(完) (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