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 “一对一”精准扶贫到农家

22.08.2016  16:48

  黑龙江日报讯(李佳 记者姚建平)讷河市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规划,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通过“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帮扶项目”的扶贫模式,分批次、分层次进行脱贫,切实把扶贫之水精准浇到“穷根”上。

  最近几天,家住讷南镇前进村二屯的贫困户方宪大爷没事就到新建的养牛基地去看看,因为这里寄托着他脱贫的希望。他说:“我今年74岁,无法干体力活,村里投入2000元资金帮我养两头牛,不需要自己出本钱,这样的精准扶贫真是‘准’到家啦!”

  方大爷所说的村里帮助养牛就是讷河市的精准扶贫项目之一。针对年龄大、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这个市依托恒阳集团,整合专项扶贫资金、畜牧养殖补贴资金和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085万元,在九井镇双兴村、讷南镇前进村、和盛乡复兴村建设3处300头以上规模的小公牛养殖扶贫孵化器,委托恒阳集团经营管理,资产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折股量化给贫困户。该项目可带动3个乡镇、32个村、3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经过精准识别,讷河市共确定贫困户5829户1.25万人。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体,这个市制定出不同的扶贫措施。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启用新农合医疗保险沉淀资金,采取新农合医保、民政医疗救助、大病医疗保险、全额兜底等报销办法,对贫困户所发生的住院和非住院的22种特殊慢性病合理医疗费用100%给予核销;对需要翻建或购买房屋的411户贫困户,每户补助资金2.1万元,对需要维修加固房屋的157户贫困户,每户补助资金8500元;为解决一些老弱病残贫困户脱贫问题,该市民政局启动了低保评审程序,将660户1354人纳入农村低保,从5月份开始享受低保待遇。同时,对因学致贫的13户,市财政每年出资26.1万元,为13名贫困大学生缴纳学杂费,直至完成学业。

  讷河市抽调3385名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贫困户,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已帮扶561户贫困户发展白瓜、杂豆等特色种植9000亩;帮扶1193户贫困户购进畜禽6.6万头(只);组织79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打零工,并且组织681户贫困户外出务工,帮扶226户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通过积极有效的帮扶,到2016年底可使274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编辑: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