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统一思想提振信心 迎难而上扎实工作

15.07.2014  07:52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我省出现的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一项明确任务。

  今年以来,受市场大环境和自身因素影响,我省经济低速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降,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仅增长4.1%,排在全国末位,跌入多年来最低点。在经济下行压力还在持续情况下,一个好消息是,我省经济运行在第二季度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预计比一季度有所回升。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科学应对,千方百计上项目、扩投资、保运行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必须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充分认识宏观经济波动的规律性,找准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沉着冷静应对、保持战略定力,立足发展实际、尊重把握规律,抓住有利机遇、坚定发展信心。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性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能总处于繁荣阶段,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在经历持续的高速增长之后,进入降速阶段,出现经济波动,是难以避免的。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经济的降速、放缓、波动,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有人把这种经济波动比喻成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像我们在长跑时要出现一个“极限点”。因此,对经济增速下降不要看得过重,对形势判断也不必过于悲观,更不必大惊小怪。

  我省经济增速的骤然下降,主要因素是能源行业的不景气。过去10年,我省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而工业当中,能源工业占比超过 50%以上,占比高的年份超过70%。能源行业出现巨大的波动,直接造成了目前的这个结果。从更深层次来看,造成经济下行的原因在于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资源性和体制性矛盾的阶段性凸显。结构性矛盾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资源性矛盾是短期内发展的压力,体制性矛盾是发展活力不足的症结所在,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解决。

  尽管当前我省面临许多困难,也要看到龙江稳增长还有诸多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五大规划”本身就是机遇,国家还将出台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停伐后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产业项目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这些对经济发展带动支撑作用会慢慢显现出来。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坚持省委确定的思路不变、任务不变、重点不变,主动作为、奋发有为,集中精力、精准发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

  要坚持扩投资稳增长,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增加投资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向扩大内需要动力,采取务实有效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牢牢抓住产业项目建设这个发展的牛鼻子,强化投产项目运行保障,扶持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跟踪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努力抓好现代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等有增长空间又涉及经济基本面稳定的领域发展。

  要全面深化改革,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有效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围绕“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民主法制等各领域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效率,增强发展活力。对中央已经明确的财税体制、司法体制和户籍制度等改革,要有序推进、抓好落实。突出抓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要扎实做好民生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的背景下,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困难很多、任务很重,这就更需要我们始终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要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生活,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妥善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充分地惠及广大群众。

  九牛爬坡,个个奋进。当此经济发展出现困难之际,正是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之时。我们要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上来,集中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上来。面对困难挑战、不利条件,我们更需振奋精神、充满信心,对定下的事不等待、不观望、不守摊子,以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以迎难而上、逢难必克的勇气,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交出一份有内容、有数字的成绩单。

  原标题:黑龙江日报评论员:统一思想提振信心 迎难而上扎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