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评论:用科学方法长效机制呵护黑土

20.08.2016  10:32

  针对我省耕地土壤存在耕层薄、犁底层厚、土壤粘糗等问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自选课题研发黑土地肥沃耕层构建关键技术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这项技术项目具有创新性,在国内外处领先地位,并在我省取得较好应用效果。整个项目在我省经过近三年推广,应用面积达268万亩,累计增产粮豆1.29亿公斤,新增利润2亿元。目前该技术模式已被澳大利亚科学家引进到澳洲。(《黑龙江日报》8月18日一版)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壤的颜色由有机质的含量和含水的高低决定,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含量越高,则土地的颜色越黑。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约4.8亿亩,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我省有令世人艳羡的黑土地,但其中也有粘重土壤,这种土壤易涝,土体上下水热传导慢,土壤冷凉、滞水,常常影响春季播种。随着耕地开垦年限的延长,土壤肥力不断下降。怎样提升黑土地质量,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上述黑土地肥沃耕层构建关键技术,靠科技创新,使黑土土壤更加优化,在我省取得的较好的应用效果,先行先试的实践显现出推广价值。

  呵护黑土地,我们的招法还很多。发轫于我省垦区的“三减”(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办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20多项新技术新措施组成的“土壤营养套餐”,正在全方位推进。从今年起,我省要求每个县(市、区)农业“三减”试验示范面积都要不少于10万亩。肇源农场只有6万亩耕地,不及大农场的零头,如今通过“三减”种植的6万亩耕地效益却成了一块以小博大的“样板田”。

  我省耕地十分广袤,基层情况也很复杂,所以不论是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还是“三减”措施,都要有一个由点到面、由简到繁、由远到近的过程,需要“试验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样板田”树立榜样。这样既节约成本,又便于操作,是科学合理的路径。事实上,细细分析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和“三减”措施:这边,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大做“减法”;那边,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将玉米秸秆一次性深混还田,做的是“加法”。保护黑土的办法还很多,但无论如何,守加减平衡之理,驭标本兼治之道,方能长远。

  古人说,“地诚任,不患无财”,意为只要充分利用土地,不愁没有财富。如今,寸土寸金的黑土地愈发珍贵,黑土地的“生产功能”不能被大手大脚地粗暴挥霍,脚下的土地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多措并举,久久为功,黑土地绿色利用、绿色产出、绿色发展的前景可期。(作者:滕嘉娣)

(责任编辑: 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