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细雨润物诉清风——任南琪院士团队建设和发展之路

01.02.2015  12:19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 冯健/图)冰雪滴水成河——江河汇流入海——大海烟波浩淼。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小楼”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创新群体。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为带头人的国家创新群体正是这样一支在拓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不断发展壮大的创新群体。经过近20年的努力,他们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诸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透过任南琪院士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之路,或许可以引起那些正在发展中的创新团队和群体有益的思索。

从孕育到成长:创新从“小楼”开始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不仅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给排水专业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起,以李圭白院士、汤鸿霄院士、周定教授、张自杰教授、王宝贞教授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带领课题组成员,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开展了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在老一代学术带头人的悉心指引下,新一代学术骨干针对水污染控制和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等关键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深厚的学科背景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为他们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并在不断的创新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的新一代课题组,以任南琪为带头人的课题组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与任南琪课题组团队成员的交流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小楼精神”。它的创造者便是任南琪团队。这幢掩映于二校区市政学院旁边的树影中的小楼建于1997年,是由黑龙江省科技厅出资兴建的生物制氢中试实验基地,现已成为任南琪主持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生物技术试验平台。17年来,小楼见证了任南琪在有机废水生物制氢研究领域的艰苦跋涉,见证了他所带领的课题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曲折历程,更见证了一种几十年如一日从科研实践中凝练而成的思想,那便是“小楼精神”——“做人第一”的思想品行教育、“自主发展”的学生管理方式、“不拘一格”的成才教育思路、“宽容民主”的学术研究氛围、“海纳百川”的团队建设准则。“小楼”是任南琪课题组建设发展的起点,无论是建设这个“小楼”还是建设这支团队,最早、最初的想法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这座“小楼”里,任南琪最强调的是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他的第一准则是“做事先做人”,“在科学上,学生的任何想法都随便”,“对人的态度将决定你将来发展的高度”。任南琪对于学生的思维绝不阻止,一点一滴、言传身教,对学生、团队成员的成长、成才、管理、发展采取鼓励、宽容、容错的态度,创造、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探索科学的氛围。在“小楼”里,在这种氛围下,这支团队逐渐成长起来。
      任南琪始终认为:人才是一切发展的源泉,人才是科学、社会发展的主导,单打独斗早已不适应新世纪学术、科研发展的需要。从1996年起他就开始着手培育优秀的科研团队。团队作战,必须有团结协作精神,其思想基础是相互尊重与包容。他的学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爱杰说:“老师不仅仅是在学术、科研上给我们以悉心指导,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做事、做人,培养我们的协作精神。老师说:‘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但创新思想的塑造必须依靠群体’。正是在这个群体中,我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团队精神都得到了升华。”
      小楼里的师生对一件小事都记忆犹新。小楼刚建成时,一位研究生与门卫师傅发生了口角。任南琪知道此事后很严肃地教育大家:在一个团队中要相互尊重,尤其要尊重门卫、实验员等最普通的劳动者。以后每次新生入学,任南琪都要在讲解“小楼精神”时提及此事。他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诸如此类的小事很多,他总是以身垂范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改变自我。
      从1996年开始,任南琪坚持每周召集当时被称为“小楼”里的所有教师、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的例会,定期汇报学习与研究进展,师生共同探讨一些问题。同学们都觉得例会制度让人既有压力又获益匪浅,许多学生毕业后又把这项制度带到了自己新的工作岗位,这种例会制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融、碰撞乃至创新。

从“不拘一格”到“海纳百川”:
“小楼”团队孕育出创新研究群体

          在课题组的每位成员眼中,任南琪是有大智慧的人。在学术研究领域,他既有远见卓识,更有打破常规的大气魄。的确,当年废水生物制氢这个研究方向并不是传统的、主流的学术方向,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环境保护”与“新能源”都是未来的朝阳产业,有着无比广阔的前景。20多年来,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他当初的判断。而在科学研究方式上,他强调构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1997年当拿到黑龙江省科技厅的50万元项目经费时,他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中试实验基地的建设,因为他的目标是要让这项技术实现产业化,而不是停留在实验室里。在团队建设上任南琪也是不遗余力、甘当人梯。所谓“海纳百川”,就是宽容每个人的个性、发挥每个人的闪光点。通过团结协作,为一个更大的、一致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短短10年时间,任南琪课题组就由1名教授和4名讲师发展壮大成为拥有11位中青年优秀教师、100多位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的朝气蓬勃的学术团队。在课题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团队成员中5人破格晋升为教授、2人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更令人赞叹的是从2000年开始,任南琪便开始策划跳出自己的“小楼”课题组,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队伍,以应对学科发展和重大科研攻关的需求。经过3年酝酿、拓展和融合,以任南琪为首聚集了一批国内顶尖优秀青年人才,如马军、崔福义、孙德智、赵庆良、冯玉杰、王鹏、于水利、汪群慧、刘惠玲、马放、王爱杰等教授在内的团队成员。这支团队2004年获批首批教育部创新团队(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006年以这支团队为依托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又以这个团队为人才依托,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2008年,还是依托这个团队的人才和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优势,我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获批。
          任南琪说:“我个人所获得的任何荣誉,都不及听到创新研究群体获准建设时的那种高兴程度。一个团队要发展壮大,团队带头人必须做到时刻出于公心,如此才能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搭建开放的平台、建设开放的群体。”他要求群体成员不仅要有自豪感,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崔福义教授说:“团队建设是科研发展的需要,是学科相互融合的需要。科研要发展,就必须摒弃‘单干户’,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建设还有利于形成梯队,保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马军教授说:“团队建设对学科学术方向的凝练有很大作用。我们应该在有特色的、战略性的优势方向上进行滚动投入,形成鲜明的优势队伍、优势方向,培育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王鹏教授说:“从个人来说,能够成为国家创新群体的一员无疑是一种荣誉。但团队不能成为‘十人俱乐部’,要有新人、新意识、新方向、吐故纳新,才能有上升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赵庆良教授说:“创新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创新群体的建设,就在于确立创新意识、搭建创新平台,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推动创新和发展,取得群体性成果。”
          马放教授说:“群体成员由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学、化学化工等多学科人才组成,这就为理工结合、交叉渗透,共享软、硬件研究平台和成果提供了契机,形成了既独立研究又相互协作的良好局面,同时给产、学、研一体化搭建了一个大平台”。

从“海纳百川”到“格物穷理”:
团队在“知行合一”中担起社会责任

          在团队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作为带头人的任南琪将团队文化贯穿于创新群体建设的始终,领导大家制定出“海纳百川、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的文化理念,即群体要锤炼成坚持真理的科学作风、豁达开阔的人文修养。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群体成员有身处一个“大家庭”中的感觉,保持着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的热情,并逐渐形成了相互协助、共同发展的模式。这种具有较高凝聚力的团队文化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普遍认可。
      多年来,任南琪始终强调:“作为团队来说,思想素质是第一位的,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团队凝聚力的保证。团队建设的重大目标在于树立一种团队的形象和理念,在一个领域内、同一主攻方向上协同作战,有所突破和建树。”
      从成员的出身和学科背景来看,任南琪所构建的团队可以说是一个五湖四海、海纳百川的团队。而在任南琪看来,要做到“海纳百川”,不只局限在校内,还要关注全国、放眼世界。目前,以创新群体人员为主体,以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研究团队又吸纳了全校7个学院相关学科领域的30余位学者共同开展面向水污染治理的学术研究,同时还与环境领域14位国际著名专家建立了长期从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其中有10位是所在国家的院士,由此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如今,任南琪的团队已经形成了稳定合理的架构。团队分为3层架构,大的架构分布的是来自8个学院、不同学科方向的70余名研究人员,大家互通有无,学科间相互交叉促进;中层是以环境学科群优秀教师为主导的、约40位研究人员的大团队;而核心层是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及其后备梯队为主的、人数在2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大家围绕着“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这个共同的大目标,为国家的城市水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核心层的“大牌”教授均走出了一条“一专多能”的发展道路,本着“格物穷理”的科学态度,努力探寻应用基础理论,由原来的更多采用工程思维转变为对科学问题的深入探讨,并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知行合一”就是指理论联系实际,让科学研究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解决国家的节能和环境关键问题。任南琪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他说:“我所从事的专业是与国计民生直接挂钩的,因此我感到非常幸运。人生最大的幸事是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用个人所学、所长、所创,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30年来,我所有的工作都是直接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这就是我今生最大的成就。”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任南琪教授多次临危受命,在攻坚克难中出色地完成了使命。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几百万哈尔滨人民的饮水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作为“松花江硝基苯重大水污染事件”国家应急科技专项立项发起人之一和项目总负责人,任南琪和同事们一起日夜奋战,成员们经历了无数艰辛。在李圭白院士、张杰院士等全力研究和支持下,团队如期完成了任务。由任南琪倡议开展的“松花江水污染应急科技对策与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研究”课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流域水体安全预警体系和应急决策管理支持平台,为类似突发性污染事件后的及时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从搭建  平台到绩效考核:
以机制体制创新推动团队建设

          有了一流的团队,怎样组织好、管理好团队?怎样激发起团队更大的创造力?怎样使团队建设更上一层楼?早在2000年任南琪担任市政学院院长期间,为了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教师发挥最大的潜能,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具有创造性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出了市政学院定量化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考核打破了传统的“大锅饭”,不按职称按贡献,由干不干都拿一样的岗位津贴变成了按贡献定津贴。
      为了能让广大教师接受并认可,经过几轮的讨论修改后,学院教代会讨论通过,2003年开始实行“市政学院定量考核指标体系”的绩效考核办法。考核办法的执行使每个人在学科建设、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院声誉等各个方面的贡献得到认可,做到了公平、公正,激发出大家的积极性和潜力,个人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也随之增强。特别是考核指标中对年轻人的支持、扶助政策把年轻教师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促使他们力争上游,在前沿课题上有所突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考核指标实施后的几年里,学院一步一个台阶,几年内拿到了两个重点学科、一个国家工程中心、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一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培养出院士1名、国家杰青2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优青1名、中组部拔尖人才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15名,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
      目前,配合学院的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国家创新群体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注重“成果质量”的“科研成果量化奖励办法”,通过绩效考核培养团队成员的3种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危机意识,以机制创新推动团队建设不断深入。
      对于绩效考核大家都感受到很大压力,但团队成员都能从公正、有益的角度予以认识和解读。大家说,既然是高水平的人才,就要有高水平的指标、高水平的要求,就要严格考核。赵庆良教授说:“考核当然是必要的,你必须有一个考核机制,不能吃大锅饭。对人员的考核应该按国际化的通行方式,事先明确提出要求,定职责、定任务,按章考核,奖优惩差。”刚刚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年轻教师郭婉茜说:“我们的评价考核体系,不仅要横向比,也应该纵向比,要对个体自身的努力和成果给予肯定。”作为群体骨干成员的青年教师尤世界坦言“压力很大”,因为自己近两年出的成果不太多,而同龄人的实力太强,所以一到年底绩效考核时是自己最紧张的时候。紧张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在压力和动力的激励下,去年他又拿到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发表了影响因子较高的3篇SCI论文。
      管理为什么?就是为了创造价值。最好的管理是把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激发出来。正如大家所说的:“考核不可能使所有人都满意,那也不是考核的目的;目前的绩效考核不是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团队做出这么多成果和贡献,没有绩效考核大家的积极性不可能调动起来。事物在发展,团队在前进,一切都在不断修正、完善、发展。”
      当年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结出了硕果,展示了任南琪的远见和洞察力。2008年,由任南琪率领的10名青年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截至2013年仍是我国高校环境工程领域唯一的创新研究群体。该研究群体围绕城市水质科学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骨干为主体、以年轻拔尖人才为后备梯队、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年富力强的高层次学术团队,团队成员年龄在30岁到50岁左右,80%为省级以上优秀人才。
      支持、培养、扶掖后辈是任南琪团队的一大特色。同样是从年轻人逐步成长起来的任南琪深知机遇对年轻人发展的重要性。团队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从日常工作到出国留学访问,团队为每个人创造机会。团队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定向培养,并注重国际交流,向国际化标准看齐,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整个团队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大大提高。
      无论是在科研方面还是在生活上,任南琪都对青年教师甚至学生关爱有加。现已成长为团队青年骨干的邢德峰说:“导师在思想上的引领、在科学问题上的循循善诱都让我受益终生。读博士时,课题组的经费十分有限,我大胆地提出要建一个生物技术平台,这一想法得到导师的全力支持,当时几乎把整个经费都拿出来了,创建了一个供学生科研实验的分子生物学平台。生活上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师也是解囊相助,有这样的严师、慈师、恩师是我今生的最大幸事。”
      目前正在美国大学做访问学者的郭婉茜通过电子邮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任南琪和团队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她说:“在我成长过程中,大到科研方向的敲定和凝练,小到一页PPT思想的表现,都倾注了任老师无限的心血。恩师曾说:国际交流已经成为你们每个人科研道路上重要的经历,不单单是去经历,还要有实质性合作,并在合作中创新。”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在群体中相互扶助、共同成长,只有更强没有最强。一批优秀人才的涌现,也是群体人才培养的硕果。2011年冯玉杰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年王爱杰教授同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后备梯队成员许国仁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邢德峰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并入选中组部首批拔尖创新人才、邢德峰和郭婉茜入选2013年环保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
      格物穷理标新异,百川汇海碧波来。以任南琪为首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从“小楼”起步,生根开花,硕果累累,不仅汇聚了国内本学科最优秀的人才,人才之间的交叉、融合又形成了核聚变一样的正能量,使得群体不仅能引领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同时也通过群体建设形成了冲击国家大项目的能力。十余年来,以创新研究群体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目标,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群体成员形成合力争取到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创新的管理机制体制建设形成了内在的发展动力,任南琪团队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百折不挠的勇气,永不停息的精神,为祖国的水事业贡献出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任南琪院士团队

编辑:兰锐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