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改革不能仅“瘦身”

19.01.2016  17:06

  王凯

  据媒体报道,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每节课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为35分钟,挤出来的时间上特色课或到校外实践。此举一出,拍手称道者有之,忧心忡忡者亦有之。大家的争论和困惑可以表述为四个主要问题:学校有没有课时决定权?课时“瘦身”有没有必要?课时“瘦身”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课时“瘦身”未来应该走向何方?

  每节课的时长由谁来决定?作为教育发展的主导性法律,《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每节课的时长并没有明确规定;教育部及各省市的课程设置方案虽对课时作了描述,但只是作为建议供学校选择。如此来看,每节课的时长决定权应该在学校。虽说学校有权力,但是我们看到在基础教育领域,一节课通常为40分钟或45分钟。那为什么大部分学校都不愿意调整课时呢?主要因为课时一旦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会涉及其他教育要素的改革,还有就是对课时调整的必要性缺乏思考。

  课时调整有没有必要?在报道中可以看到,金康园小学通过课时“瘦身”,腾出了大量剩余时间。这些时间都被安排为学习击剑、足球、书法、茶艺、包饺子、做饼干等活动,这相当于利用节省的时间盘活了学校的校本课程。课改以来,我国基本确立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随着课程体系的调整,课程门类变得越来越多,但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当学校把国家课程排完后,留给地方、校本课程的空间就所剩无几了。因此,通过课时调整,可以重新分配三级课程的学习时间,盘活地方、校本课程,给孩子更多实践机会。

  虽说课时调整可以盘活课程,但大部分学校都不愿触碰这一禁区,主要原因是课时调整实际上是向国家课程“开刀”,不少学校担心有不务正业之嫌。同时,课时调整实质上改变了学校的教学常规,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课时改革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经之途,学校很有必要通过课时的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常规。但课时改革的正途绝非仅仅做瘦身,要提防借瘦身之名,行增课时之实,变相地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

  笔者认为,课时改革应该进一步扩大学校的课程自主权,鼓励和引导学校跳出课时简单“瘦身”的小圈子,从课时“瘦身”转向课时混搭,通过课程、教学、学生的研究,开展长短课、大小课实验,让课时不再仅是一种课程管理的手段,还是一种服务课程、服务学生的良策。

  (作者系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