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老人的养老钱?

06.08.2014  11:01

  眼下,名目繁多的“社区义诊”、“免费试用”等保健食品促销活动,经常在道路边、老年人聚集的场所、住宅小区等处出现,他们大多以“高科技产品”、“成本价销售”、“试用”等名义进行促销。“只要购买此保健品,不仅能免费吸氧、足疗,还能免费去国外旅游……”平日里省吃俭用的王大妈,近来出手颇为阔绰,甚至有些失去“理智”,动辄几百元甚至几千元购回一堆保健药品。类似王大妈这样出手“阔绰”的老人还不在少数,平日里都很节俭,只要遇到保健品促销,可都显得大方很多。也有一些老人甚至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全部花在了这些说来可以“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上。尽管此类事件经常被曝光,可老人们为何依然会痴迷“健康讲座”,屡屡上当受骗?让我们来听听老年人自己的讲述。

   老人屡次被忽悠子女劝说还不听

  “老太太瞒着我们一掷千金!”家住雁滩安居小区的李莹女士气愤地对记者说。前不久,李莹从邻居口中得知,79岁的母亲花1300元钱买了一大堆保健食品。她赶回家,再三追问,老人闪烁其辞不愿承认。她抱怨说:“都是老人偏听偏信商家的宣传,又担心子女干涉,导致我们母女关系十分紧张。”

  她介绍,自己的母亲既节俭又勤快,平时连个剩菜剩饭都不舍得倒,可去年冬天,竟花660元钱在小区一个流动商贩手里买了2瓶声称能防治腰腿痛的药酒。老人的这个举动让女儿有些接受不了,因为她一直对这类保健食品持怀疑态度,言语之中她对母亲有了责备之意。结果是,老人再买什么东西就不告诉她了。

  这次她非要问出个究竟。母亲急了:“我花自己的退休金,不用你们管”。最后涉及到了孝顺不孝顺的问题,老人表示要搬回自己的老房子去住。

  面对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母亲,李莹有些不理解,担心母亲被忽悠得不能自拔,更怕她吃出什么毛病来。

  “那些商家的促销手段太‘高明’。”同样对父母花大价钱购买保健食品不理解的市民王先生分析说:“虽然平时节俭,但由于多数老年人或轻或重地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身体不舒服,有病乱投医,在貌似温情的关怀之下,不知不觉地便被洗了脑,由平日出奇地节俭,变成毫不怜惜地一掷千金。”

   “小恩小惠”诱惑老人

  有着同样烦恼的张先生说:“自从参加了一次‘健康讲座’后,我父亲就对保健品‘情有独钟’,跟着了魔似的。有时候吃到一半就又换了新产品。劝他也不听,话说多了父亲还生气,说自己年纪大了,花钱买健康不用我们儿女管。原来商家说了只要购买此保健品,不仅能免费吸氧、足疗,还能免费去国外旅游……”

  市场上保健品名目繁多,什么壮骨的、安神的、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不一。商家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极尽宣传之能事。在如此这般的宣传攻势下,退休在家的李大妈也成了某种保健品的忠实拥护者,很快邻居高大妈、刘大爷也被拉了进来,加入到了购买大军中。但在他们花了大量现金购买产品之后,这些大爷大妈们才发现给他们提供保健品的公司早已是人去楼空,当初期待的“免费旅游”也化作了泡影。

  为啥老年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一位干过推销员的李姓人士坦言:“老人心软脸皮薄,经不住可劲儿‘忽悠’。骗子往往都是专挑老年人活动集中的地方,利用小恩小惠等手段将老人骗来,经过讲课和发放小东西,劝他们试用某产品,再雇‘托儿’夸夸疗效,行骗成功率颇高!我们公司招人,根本不要求懂医疗,就看你会不会‘忽悠’。”该人士如此告诉记者。

  先是吹嘘某某保健产品的神奇疗效,紧接着发放“赠品”辅之以“免费试用”,诱使老年人购买。大多数老年人受骗就是这样,通过健康讲座或免费体检与保健品接触后,相信了商家的“广告”。“第一次给他钱,他退给我了;到第二次,他还退给我,随着钱数和对他们的信任度的增加,就一步步走进了他们设下的‘陷阱’,当将这笔数额不菲的钱装到他们口袋里后,商家就玩起了失踪,卷走了老人的养老钱。”

  专家指出:“这其实是商家针对老年人的心理设计的套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老年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因为一点点小恩小惠,迷失应有的判断能力,因小失大。”所谓的“健康讲师”们个个口若悬河,张嘴就来,其大忽悠本领的确让人防不胜防。小恩小惠很容易让老年人产生麻痹思想,进而对不法商贩产生一定的亲近感,这就使他们很容易得手。

    “情感推销”拢人心

  “大妈您来了,您今天的气色看起来可真不错,身体感觉怎么样啊?……”家住雁滩的杨大妈近日来每天都会按时到体验店里去“报到”。因为这里不仅能体验,还能得到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还可以和其他体验者拉拉家常。“免费体验”了半个月,杨大妈觉得通过自己每天的亲身感受,自己的身体的确比以前硬朗多了。自己原本根本不信这种理疗仪的功效,看起来还真挺管用。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花了近万元买下了这种理疗仪。

  “爷爷、奶奶,这是专门治疗颈椎病的,免费试用不要钱……”在某菜市场,好多前来买菜的老年人被这一声声“爷爷、奶奶”叫得心猿意马,不禁坐下来享受脖子间的免费按摩。只见这位年龄不大的小伙子细致地照顾着爷爷、奶奶们,还不时地关心问询: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好些?多试试,不买也没事!爷爷、奶奶们身上做着治疗,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尤其是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他们渴望健康,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匮乏,这样的需求促成了保健品市场的繁盛,一些保健品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使出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高价销售保健品。

  一般特点有:保健品当“药品”卖。夸大宣传保健品的功效,称对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或事先不告知是保健品还是药品,老人购买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对此,一位心理学家向记者解释:人到老年最担心被疾病缠身,心里充满恐惧,对健康的渴望更为强烈。此时,商家的“情感推销”乘虚而入,与“关怀”老人的活动同步进行,事半功倍;宣称买多少产品就可以去什么地方旅游等等,既满足了老人希望找到健康、社交和自我的心理需求,也让老人们心甘情愿地掏钱,彻底掉入了养生消费的圈套。

  [1]  [2]  下一页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