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PK“奶爸”谁是鸳鸯湖领袖?

09.07.2015  10:48

瞧这一家子。图片为摄影爱好者孔祥令摄

  编前

  从1995年第一次在兆麟公园安家,一拨又一拨的野生鸳鸯已经在这座城市的中心生活了20年。人们对这些鸳鸯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强烈,有人为了保护刚孵出的小鸳鸯住到兆麟公园里,有人跟伤害小鸳鸯的鳄龟死磕,鸳鸯粉买来面包虫和小鱼把小鸳鸯喂得身体倍儿棒,兆麟公园甚至将有着城市象征意义的天鹅湖改名为鸳鸯湖。

  走在兆麟公园里,我们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这座城市里的人,对这些野生鸳鸯的关爱。然而,因为爱的方式不同,与鸳鸯有关的兆麟公园、鸳鸯粉、志愿者、野生动物专家之间有了矛盾。随着关注程度逐年升温,这些矛盾也在今年集中爆发。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在城市中心公园有野生鸳鸯的城市,在管理和保护上我们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我们记录这些围绕鸳鸯产生的矛盾,是为了梳理出头绪,找到解决的办法,让鸳鸯保护更加科学规范。

  7月7日,小暑,鸳鸯湖,水面平静,之前一个多月的喧闹,随着前一天最后一窝小鸳鸯跳巢成功而散去。各大门派的摄影高手收拾装备离去,坚持留下的,是两个最爱鸳鸯的男人——年过6旬的“鸳鸯姥爷”刘文良和39岁的“鸳鸯奶爸”小车。这事关乎谁才是鸳鸯湖的最强王者,谁走,谁就输了。

  好了,“王家卫+古龙”风格的已经写不下去了,下面开始说人话。不管什么环境,有俩雄性动物,肯定得打一架决出个胜负。老刘和小车,一个有9年照顾鸳鸯的经验,一个向林大的教授讨教过专业知识,都觉得自己照顾得最好,不较劲?那是不可能的。

  九年磨一剑

  “鸳鸯姥爷”终成传奇

  在鸳鸯圈儿里,“鸳鸯姥爷”刘文良是当之无愧的一哥。保护鸳鸯这件事,没人比他资历更老。

  老刘照顾鸳鸯这事还得从鸳鸯的习性说起。刚孵出来的小鸳鸯得从树上跳下来,有记录的最高的鸳鸯巢有18米高,不过那是在山里。城市公园就不一样了,下面都是水泥地面,小鸳鸯跳之前还是圆滚滚的“四喜丸子”呢,跳下来就啪叽摔成肉饼,摔伤的事儿时有发生。

  9年前,有一只小鸳鸯伤得很严重,没法跟妈妈走到湖里,扔下它不管肯定死了。没养过鸳鸯还没养过鸡鸭吗?老刘“领养”了这只小鸳鸯后,就一直按着养鸭子的路子照顾它,平时喂点面包、馒头,偶尔还来点高蛋白的营养餐——苍蝇。

  在家养了两三天,小鸳鸯能走能跳了,老刘又把它送回公园,让它回到母亲身边。一举成功后,老刘但凡遇到受伤的小鸳鸯,就带回家喂养。这些年,被他救活放归自然的小鸳鸯少说也有十来只。

  9年下来,老刘俨然成了鸳鸯专家。鸳鸯们哪天到公园,在哪筑巢,什么时候踩蛋,什么时候孵蛋,什么时候跳巢,他都门儿清。每年鸳鸯跳巢的那段时间,老刘家里的电话响个不停,全是各路摄影爱好者,问他跳巢时间。

  在兆麟公园,老刘是有特权的,公园主任给所有门卫下了命令,只要刘文良来了,哪怕是闭园了,也要给他开门。连公园里的鸳鸯亭,都专门给老刘配了一把钥匙。

  就这么说吧,老刘围着鸳鸯湖走一圈,跟他打招呼的人比湖里的鸭子都多。哪怕是湖里没有鸳鸯的时候,江湖上也依然有“鸳鸯姥爷”的传说。

  雨夜大对决

  “鸳鸯奶爸”一战封王

  “鸳鸯奶爸”小车的出现,正在冲淡江湖上关于“姥爷”的传奇。

  小车之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去年春天回家探亲,偶然看到兆麟公园的这群小鸳鸯,瞬间被萌化了。年轻人毕竟体力好,为了观察和照顾这些小鸳鸯,小车直接背着帐篷住到了公园里。

  与老刘这样老一辈的经验派不同,小车这样的少壮派更愿意用数据说话,“跟林大李教授超过5个小时的长谈就有三次”,“4个月的时间记了2200小时的观察日记”,“最多一天绕着湖岸走了56圈,40多公里路”……一时之间小车在鸳鸯界声名鹊起。然而真正奠定其新霸主地位的,还是去年的“雨夜一战”。

  那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两只小鸳鸯因受伤掉队。刘文良准备像以前一样把它们带回家照顾,然而就在他把小鸳鸯捧到手心的一刻,身后传来一声比风还要冷的喝斥——“放下”。没错,来人正是小车。小车也早已发现这两只受伤的小鸳鸯,一直跟在它们旁边。

  “我要把他们带回去照顾!”刘文良有点急了。

  “野生鸳鸯就应该在自然环境里生长,如果它们死在你家里,谁能负这个责任?”小车没有一点让步的意思。

  “这么冷的天,把它们丢在这会冻死!”“姥爷”的权威从未遭受如此挑战。

  “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你要是把它们带走,我就报警,肯定有人能管你!”小车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恼怒的刘文良拂袖而去。

  那一夜,小车一宿没合眼,一直照顾着这两只受伤的小鸳鸯。在小车的照料下,两个小鸳鸯恢复了健康。

  经此一役,小车成为鸳鸯湖新的王者,即使坐在湖边不动,跟他打招呼的人也比湖里的鸭子多。

  智擒大鳄龟

  “姥爷”扳回一城

  “姥爷”并没有从此退隐江湖,今年夏天发生在鸳鸯湖的“恶性事件”,让他再一次走上鸳鸯湖的巅峰。

  从今年第一窝小鸳鸯跳巢开始,一块不祥的阴云就笼罩在鸳鸯湖上。第一窝小鸳鸯跳巢后失踪1只,第二窝小鸳鸯失踪两只。6月25日第三窝跳巢出来8只,其中有1只跳巢时就掉队了。当晚的一场大雨之后,又有一只小鸳鸯奄奄一息,随后的几天又有两只小鸳鸯失踪,最初的8只只剩下4只。

  小鸳鸯接连失踪的同时,鸳鸯湖里有“猛兽”的传闻也开始四下传来。传说这种“猛兽”名为鳄龟,是当今世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攻击力极强,几乎没有天敌。然而这只是传说,并没有人真的看到。直到刘文良亲眼看到鳄龟捕食鸭子的一幕,他才确定了之前的传言是真的。

  为了捕到这只“上古猛兽”,刘文良每天在固定地点投放食物吸引鳄龟。6月27日下午,一个“黑影”缓缓浮出水面,刘文良定睛一看,正是自己等候多日的鳄龟。刘文良赶紧回到玻璃房拿出准备好的捞网,看准方位,一网命中。然而这鳄龟也不简单,左冲右突试图破网,搏斗之中竟然连捞网的钢管手柄也折了。

  最终,刘文良成功捕获鳄龟,夺回鸳鸯湖头把交椅。

  “姥爷”与“奶爸”之争,可谓“鸳鸯江湖”中两大流派之争。以刘文良为代表的老一辈“爱心派”,像每个做爷爷做姥爷的人一样,对待小鸳鸯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总想给这些小家伙更多的照顾;而以小车为代表的“科学流”则像是一个父亲,主张让小鸳鸯在自然状态下成长,人类只负责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实小车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再下一城,但江湖上的一些“恩怨”,让他萌生退意。这一年,小车身上发生了什么?我们明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