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费“暗补”变“明补”后 哈市复婚人数较去年暴增

19.11.2014  10:34

  黑龙江新闻网讯(记者 于海霞) “往年一进供暖期,这离婚的就特别多。今年这种政策性离婚的不见了,反倒开始忙着复婚,不愿再过离婚不离家的日子。”这是记者近日从哈市各区婚姻登记部门了解到的情况。据悉,随着今年国家和省市购房、热补等新政的出台,哈市仅道里区前10个月就办理复婚1118对,比去年全年增加一倍。看来都说“不就是一纸证书嘛”,但咱哈尔滨人对这一纸证书的保障还是非常看重的,对家庭和婚姻充满渴望。

  再续前缘·事例一

  原因:为报包烧费离婚六旬夫妇来复婚说揣离婚证过日子别扭“这离婚证换成结婚证了,心里石头就落地了。”

  在南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市民孙凤春和丈夫牵着手来办复婚,“这些年单位就给男的报包烧费,为了少花点钱,我俩五六年前办了假离婚。”孙凤春说,自己和丈夫都是快60岁的人了,在某省直事业单位食堂工作,儿子刚大学毕业,为了减轻经济负担才出此下策。“我俩感情一直很好,半辈子没红过脸儿。今年新政出台后,虽然对生活没啥影响,但总觉得天天揣着离婚证过日子别扭,不是那么回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来复婚的人,还经历了假离婚后因琐事吵架,差点弄假成真的情况。“想来想去,还是复婚把握。这离婚证换成结婚证了,心里石头就落地了。”孙凤春说。

  再续前缘·事例二原因:为少付房贷离婚二人后悔办离婚说弄假成真家就没了“虽然房子如愿买了,可这日子过得一点儿都不踏实。”

  “我和爱人都是双职工,住房面积小,父母又都在外地,想让他们来帮忙看孩子,就得再买套房子,不离婚的话得多掏几十万元。”市民王晓辉曾是“政策性离婚大军”的一员,他说,去年年初“国五条”出台,而那时他和妻子正计划买房子,“按照政策,我们已贷款买了一套房,再买就得付高首付、高利率,后来中介给我们出了个主意,办假离婚。虽然后来房子如愿买了,可这日子过得一点儿都不踏实,一吵架就拿离婚说事儿,我俩都挺闹心的。”

  今年9月30日,央行与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执行“认贷不认房”政策,即首套房还清贷款后再买房,仍可享受首套房的各项优惠政策。“要知道这样,晚点儿买房子好了。据我所知,我身边不少同学和朋友都因买房办了假离婚,有些人最后真离了,弄得家庭破碎。”王晓辉说。

  记者调查新政落地后哈市复婚量猛增

  17日,记者走访了哈市道里、南岗、香坊等区婚姻登记部门,发现各登记大厅内没有出现往年排队离婚的现象,来开单身证明的人也少了。

  道里区仅前10个月复婚数比去年多一倍

  据道里区婚姻登记处的翟彩霞科长介绍,今年来此办离婚的人同比明显减少,“往年一进入10月份,来办离婚和开单身证明的市民就会排起长队,工作人员都要加班加点办理,今年情况恰好相反。”

  据粗略统计,道里区2013年办理复婚人数500多对,而今年1-10月份就已办理了1118对,比去年全年增加一倍,“现在每天都有十对左右夫妻来办理复婚,虽然理由都是自愿登记结婚,但经了解基本上都跟报包烧费、贷款买房有关,复婚率增高也都是在新政出台后。”

  香坊区开单身证明的减少近8成

  在香坊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感触最深的就是今年开单身证明的少了。据该登记处张科长介绍,每年这个时候他们一天要开六七百张单身证明,都是要办包烧费和买房的,“今年一天的量也就在150个左右,减少近8成,来了就可以开,不用排队。”

  专家分析多数夫妻怕弄假成真假离婚的打响婚姻保卫战

  “从假离婚夫妻纷纷办复婚可以看出,中国人还是把婚姻和家庭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正所谓‘婚书值千金、家和万事兴’。”我省社会学者崔家善说,几年来,在供热费、房价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压力面前,婚姻、爱情、家庭显得非常脆弱,人们无奈地用假离婚来应对供暖费和买房政策,让人非常尴尬。

  对此,道里区婚姻登记处的翟彩霞科长表示,所谓假离婚只是一种民间概念,从法律的角度讲,只要是通过合法手续办理了离婚手续,一切离婚行为法律都是承认的。“根据我的经验,多数办了假离婚的人怕弄假成真,新政出台后都来办理复婚手续。复婚人群的增加说明,人们的婚姻观变得越来越理性,在丰富的物质生活面前,他们对生活和婚姻还是非常渴望的,而不单单是合作和利益关系。”

  南岗区复婚数占比同比增三成“我们区平时每个月办理复婚的人数占结婚人数的10%左右,但今年各种新政出台后,一下子上涨了30%,特别是省直单位职工热费“暗补”变“明补”和购房“认贷不认房”的政策出台后,复婚人数一下子增加不少。”据南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区2013年全年复婚人数为1084对,而今年前10个月就达1162对,10月份结婚登记707对,复婚人数占206对,接近40%。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