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进模式 马路市场“超市范儿”

05.11.2015  16:28

市场内的熟食摊位。

跃进市场的分区标志。

  南岗区跃兴街上的跃进市场变样了。

  进入9月之后,这个夜市实行分类经营:蔬菜区、水果区、鱼肉区、熟食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哈尔滨很多马路市场会如同跃进市场一样呈现出厅内市场的“超市范儿”。

   地摊变脸 “跃进”的2.0时代

  9月8日傍晚,住在南岗区跃兴街学院新城小区的张大妈来到跃进市场买菜时,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不大的跃进市场外侧加了一道围挡,把市场和绿化草坪隔开。市场里面也不一样了,前两天还是卖水果的挨着卖牛肉的,卖蔬菜的贴着卖服装的。但是那天,跃进市场“整容”了。市场分成了蔬菜区、水果区、熟食区、日用品区,原来混杂的商户们都按区域出摊。“有空就慢逛,没空的话需要买什么就到什么区去快买快走,方便多了。”张大妈说。市场上卖菜的商贩有20多家,现在都集中在一起,价格透明,比的就是看谁的东西好谁有回头客。

  南岗区跃进街道办事处主任孙海峰说,跃进市场实施分类管理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现在各家瓜果梨桃都摆在一起,谁的商品性价比高,老百姓就买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商贩的自律性也加强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现象少了。

  据了解,目前跃兴市场成为样板,城管部门已经开始在全市有条件的街路市场摊区推广“跃进模式”。

  分区管理 带头开启“第一季

  “哈尔滨城区内共有街路市场摊区155个,分区管理无疑是我市街路市场的提档升级。”市城管局公共设施监管处处长薛大明介绍,经过近两年的前期规范后,今年“分区”成为对街路市场摊区的“高标准严要求”,全市将在各区具备条件的市场开始首批推广。

  “对于一个老市场来说,分区管理难度非常大。比如没分区前哪里有一家卖馒头的,哪里有一家卖熟食的,附近的居民已谙熟于心;有的商户的街路摊位已经与身后的门市房融为一体。变动位置对于市民和商户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薛大明说,“所以全市一起‘动’显然不是上策,我们要优选一批具备条件的市场,比如新建市场、规模小的市场、摊位宽敞不占道的市场逐步开始分区的规范管理。

  尽管前期工作量大,但是“规整”之后,效果还是“杠杠”的。“当跃兴市场每隔几十米就立有一个清晰的商品分类牌,所有商户都分区经营后,我们逛夜市的感觉突然也升级了。”住在市场附近征跃小区的张毅夫妇说。室内市场都是分区的,马路市场分区之后,感觉有了“超市范儿”。

  自愿集中 以市场之手布局

  两个月前,“跃进”被确定为开始分区管理试点。南岗区城管局副局长周霁宇说,选择“跃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是一个新建市场,规模不大,很多商户还都刚刚“进场”,确定和调整位置比较容易,所以“跃进”很顺利地完成了分区改造。但是“跃进”的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街路市场都可以如此。

  “确切地说‘跃进’只能成为新建市场分区改造的模板。”周霁宇告诉记者,南岗区共有35个街路市场,大都是十几年以上的老市场,一挪一串,都困难重重。于是管理者先后在30个市场设立了‘分区标识牌’,水产区、疏菜区、熟食区、日杂区等标识牌都已设置完毕,但是并不强制商户分区。“作为管理方我们先把区划分好,然后等着商户们自愿流动、自愿集中。我们想利用市场之手来完成这个任务。”周霁宇介绍,市民看到分区标志,就会有按照分区标志选购商品的,久而久之就会有商户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主动到分区内经营。

  发牌管理 马路市场的未来

  “跃进”试点后,各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年内打造一到两个升级提档的试点市场。这是市城管局对我市近期街路市场管理的规划。

  2013年,我市出台《哈尔滨市街路市场摊区管理细则》,规定“每个街路市场摊区至少设置两个公平秤,并施划区域摊位标线,分类划定主食、菜果、肉类等经营区域,设立分区业户标志。

  “经过两年的街路市场整治,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开始分区工作了。”薛大明处长说,“分区之后,主管单位便于管理的同时,市场的配套服务也会跟进。比如水产区我们就可以设在有排水井的区域,蔬菜水果区设在市场两端、外围,熟食区与生鲜区分离,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等。”从跃进市场改造近一个月的运营情况看,同类商户集中经营,短斤少两的少了,诚信经营渐成风气。

  设立分区后,城管部门对街路市场还有“发牌管理”的设想:固定市场大小和摊位数量,每个商户一个号牌。“换句话说,就是街路市场也不是谁想来就来的。商户们都珍惜这个摊位,自然就自觉地按市场规范来经营。”薛大明对于街路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就是想让马路上的市场在各个方面都尽可能地接近厅室里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