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下一个高频入口

14.10.2015  11:06

  几百年前,古老的中国以骆驼为工具,打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昨天,在本届中俄博览会举行的“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和“互联网+对俄经贸合作”交流会上,“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电商企业代表首次齐聚哈尔滨,携手搭建超大规模的跨国“朋友圈”,共同描绘跨境电商合作蓝图。

  一张网可补齐

  各国电商短板

  俄罗斯15个联邦共和国、中东13个国家、北非1个、南亚8个……“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电商代表齐刷刷全部出席,使能容纳500人的大会议室座无虚席,许多参会代表不得不站在过道聆听会议。

  每个国家的代表关注的主题都不尽相同:中国跨境电商不仅要打开俄罗斯市场,还想让更多的中国商品走进65个国家;俄罗斯电商发展虽然落后于中国,但发展势头强劲,也想在65国电商贸易中分得“一杯羹”;中东等国家电商相对滞后,他们此行是来“取经”,同时把自己的产品卖向全球。

  发展跨境电商,对65个国家来讲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亿邦动力网CEO郑敏给出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以中俄贸易为例,一件总价100元的中国商品卖给俄罗斯买家,其中至少有40元的物流成本,而在中国国内段物流成本只需几块钱,剩余绝大部分都给了俄罗斯快递邮政部门。也就是说,跨境贸易赚钱最多的不一定是商品生产国,买家所在国也可以借机生财。

  会上,许多业内专家建议,65个国家跨境电商发展程度不一样,这就更需要各国协同作战,借网络实现产业链紧密衔接,避免资源重复和浪费。同时还要创造一个跨境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彼此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真正实现“全球购、购全球”。

  “世界商店

  颠覆传统供销链

  敦煌网副总裁刘丽萍认为,如今的跨境电商已经走进了3.0时代,即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全面转型为“世界商店”,它是以大贸易、大品牌、全产业链、全渠道为代表的全方位互联网时代。

  “如今的卖家不再是零敲碎打的业余销售者,而是更多从传统线下外贸行业转型而来的资深人士,他们了解这个行业,知道行业规则,更懂得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刘丽萍说,在义乌经营小商品的业户,如今大多已经转型,有的线上销售额甚至超过线下销售额。

  经历过初期的价格战,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明白,一味炒作低价,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如今,跨境卖家们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力量。通过打造品牌,敦煌网一位卖家一年间就从年收入300万美元的中小卖家,升级为年收入5000万美元的大卖家。

  作为我省唯一一位跨境物流电商代表,黑龙江俄速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航认为,在这样一个世界商店的时代,黑龙江地缘偏远的劣势已经日益转变成优势,“因为在网上买卖,生产供应链的远近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离客户最近,更重要的是,我们文化相近,知道用什么方式跟他们打交道。”于航说,正是因为了解对方,哈尔滨—叶卡捷琳堡的货运包机飞行第一年,就拿下全国对俄包裹30%的订单。

  跨境电商的

  “甜点”与“痛点

  在“世界商店”里,许多普通人在短时间内淘得人生“第一桶金”。就在几个月前,俄速通将一名大四学生培养成了跨境电商新手,他如今月交易额15万元,净利润1万余元。

  65个沿线国家的电商代表们正是看好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纷纷前来取经。然而,甜点虽“”,但并不能掩盖其“”。诸如跨境物流慢、成本高、消费者售后保障差、卖家专注度不够、语言差异性等问题,都困扰着跨境电商的大发展。

  郑敏说,中俄跨境物流时效性差,原因多在物流模式。中国发出的货要在中国某一城市集散,再发到俄罗斯某一城市集散,最后发散到俄全境。如果将集散城市扩大化,使每一个地区都能收发邮件,那么时效性将会大大提高。目前,一些跨境物流企业采取的海外仓或边境仓模式值得借鉴,它缩短了物流时间,也提升了客户体验。

  于航认为,目前跨境电商卖家的专注度不够,几乎没有几个卖家专注做某一个国家的电子贸易。这样的弊端就是不能针对该国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制定出贴身的产品和服务。“适合美国的产品俄罗斯人不一定喜欢,印度人的尺码肯定跟新西兰人不一样。”于航说,未来,跨境卖家将进一步细分,专注细分市场将会带来更多的忠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