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车票设置免费期能否经得起春运大考

01.12.2014  14:16

  退火车票设置免费期能否经得起春运大考

  今天起,火车票预售期将逐步调整至60天,这则消息此前一出,就引来很多网友吐槽,认为预售期过长无法安排行程,可能会引发大规模退票改签潮。对此,铁路总公司昨日发布最新政策,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这一新政策将于12月3日起实行。(12月1日新京报)

  火车票预售期从20天延至60天,这对于乘客来说,虽然有更从容的时间购票,但不可预见性也随之增大。在一票难求的背景下,售票期的延长不但未完全解除旅客购票的焦虑,反而增添退票的烦恼,对此,我们难以完全持乐观态度。

  还好,如今的铁老大已与市场成功接轨,转型后的铁总总是能够面对公众的种种批评与质疑,以百姓利益为着力点,积极满足旅客需求,创新服务。面对预售期过长无法安排行程,从而造成退票几率增大的实际情况,铁总再出“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这一退票新规,赢得公众啧啧称赞。

  其实,本次退票新规的亮点不仅于此,铁路部门为了让更多的旅客最大限度利用车票资源,减少占票浪费运力,同时也便于已持有车票旅客的行程调整,在其他列车有余票时,旅客可以改签发到城市(出发站和到达站)相同的车票,此举措更进一步凸显了铁路部门公众服务意识提升。

  在以往的春运抢票大战中,事实证明,最高达到20%的退票费并没有让购票“占坑”现象得到遏制,一票多抢在继续,“备胎”再继续,多吃多占在继续,退票仍无衰减迹象。如今在毫无退票成本的情况下,会引发更大规模的退票潮,加重“一票难求”的恶性循环,这点实在令人堪忧。

  往年春运,客流量的“井喷”,造成实名制购票“有名无实”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让占票族有洞可钻。笔者认为,铁路部门不妨从加大实名制购票的审核力度入手,在进站、等候、上车、出站等环节分批查验,加强上车后抽查,加大对“黄牛”的治理处罚力度等,都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退火车票设置免费期能否经得起春运大考,还需铁路部门主动出击,积极谋划,开动脑筋,真抓实干。百姓并不指望改变春运囧境一步到位,更不苛求尽善尽美,只要一切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在前进就足矣。(李蕊)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