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走龙江 庆迎党代会】牡丹江特色农业引领农民调结构
牡丹江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水稻育苗、浇水。黑龙江日报记者王振良摄
□黑龙江日报记者刘剑 狄婕
今年农民都要种什么?绿色农产品如何不愁销路、继续热卖?已经出名的品牌大米如何再提质……省委宣传部组织中省直媒体参加的“早春走龙江—迎庆党代会”采访报道活动于13日正式启动,第三采访组首赴牡丹江宁安,了解这里的农民备春耕期间在忙些什么,他们在为今年的收益做着哪些准备,政府在为农民做着哪些筹划。
绿色农产品催生农户“致富”效应
宁安市兰岗镇的古塔田源家庭农场是当地的一个示范种植基地。连成一片的温室大棚中,有嫩绿的黄瓜、鲜艳的草莓、诱人的桃子……工人们正在忙着做生产管理。技术员刘锁告诉记者,以前在家里种地,一年只能挣几千元。自从到合作社做技术员,每年能挣4万元,家里地还能租5000元。
据介绍,该农场是宁安市第一家注册的家庭农场,集牡丹江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于一身,是宁安市重要的对俄蔬菜出口生产基地。它以西瓜、香瓜、蔬菜、反季节草莓等品种的种植、加工、销售为主,农场种植的西瓜、香瓜取得了绿色认证,21种水果蔬菜取得了无公害认证。目前,农场资产总额达到1991万元,年销售收入达到800万元,实现纯利润310万元。农场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助农增收、富民兴社”的目标。
与种植对俄出口果蔬的家庭农场相比,渤海镇上官地村的水稻种植同具优势。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是当地出了名的水稻种植合作社,生产的响水石板大米销往全国,是响当当的龙江绿色品牌。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更高。合作社理事长褚女士介绍,在原有的销售模式上,他们又增加了线上销售、私人订制、专门配送等新的营销模式,每袋大米都有自己的主人,实现全程可追溯,为原本畅销的石板大米再次升级提质,特色农业不但带动了农民致富,还拉动了地区的乡村旅游。据介绍,基地农户平均每亩效益2500多元,比其它农户种植的普通水稻亩产效益高出千元以上。
打造龙江“北菜南销”基地先行区
“我们的目标是上海市民平均每人一年吃上我们村一个西红柿!”过去一直致力于俄罗斯远东市场的牡丹江市海林镇蔬菜村,最近又把市场目标瞄准了上海。
牡丹江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牡丹江市充分利用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蔬菜对俄出口逐步增加,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俄远东地区“菜篮子”。但随着境外农业的发展,俄罗斯市场日趋饱和,越来越多的蔬菜种植与销售大户不约而同做出了“向南看”的选择。
每年6月和9月,北方蔬菜集中上市之际,正值南方蔬菜淡季,存在巨大的市场“真空”。北菜南销与蔬菜对俄出口相比较,两者利润基本持平,但我国南方城市人口数量巨大,而且对北方的绿色有机蔬菜需求十分旺盛,这给牡丹江市蔬菜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牡丹江把蔬菜种植总面积由112万亩增加到162万亩,积极打造全省北菜南销样板区,打造沿牡海长公路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带和沿G11国道瓜果菜种植示范带,在示范带的基础上,集中建设100个北菜南销示范园区,相应培育壮大100个新型经营主体,配套建设3个中心,10个冷库,并启动百名科技人员结对帮扶行动,力争2017年内全部建成,打造“百园工程”样板。同时力争4年内实现蔬菜面积翻番,着力打造我省北菜南销基地建设先行区。
产业链条向“绿色有机模式”转型
牡丹江市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向主产区、优势区转移集聚。坚持全链条、绿色化的发展理念,以延长增厚产业链条为着力点,如今,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5家。
他们实施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双管齐下”,重点打造了海林富源菌业绿色食用菌、宁安明君合作社绿色瓜菜等5个省级绿色有机千亩示范基地,海林13万亩黑木耳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通过批复,全市绿色食品有机认证面积达到470万亩,比上年年底增加15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认证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分别达到76家、172个、18个,农业产业链条向绿色有机模式转型步伐持续加快。牡丹江通过积极引导绿色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以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为营销重点,借助省政府组织的大型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到各一线城市现场宣传推介,帮助企业扩展目标市场,在沈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开设旗舰店6个,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设专卖店、专柜100多个,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
同时,牡丹江紧紧把握网络销售行业快速扩张趋势,积极组织引导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使全市开展互联网销售的绿色食品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拉近了牡丹江绿色食品与国内外消费者的购销距离,推动了全市绿色食品“走出去”。坚持打生态绿色有机牌、走特色高效精品路,牡丹江市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