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筑起中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

31.07.2015  21:36

  据新华网银川7月31日电(记者 赵倩)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地处中部干旱带,曾是“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的严重沙漠化地区。如今盛夏时节,这里却少见肆虐的流动沙丘,各种耐旱绿色植被随处可见。

  “对面那座山在退耕前其实是座鸣沙山,一刮风,沙子堆得房前屋后都是,附近地里也种不成庄稼,但你看现在山上种的柠条都长起来了,沙害自然大大减轻了。”盐池县花马池镇柳阳堡村村民郭银繁指着屋前两公里处的一座山,向记者描述着十几年来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沙洲变绿,主要归功于宁夏自2000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自1999年在部分省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退耕办副主任朱继平说,地处西北内陆、三面环沙的宁夏是受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现象也极为严重,因此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意味着改善基本生存条件。

  截至2014年底,宁夏共完成退耕还林1305.5万亩。来自多部门监测数据显示,退耕还林使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6.9%;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比1999年分别减少了349.5万亩和38.1万亩。

  就全国而言,退耕还林对于生态修复的效果更为明显。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显示,自1999年以来,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4.47亿亩,实施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的2279个县、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退耕还林工程也带动生态脆弱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多地开始在退耕后探索发展适应工程建设的林业产业。

以地处黄土高原山区的宁夏彭阳县为例,当地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在退耕区域内安排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项目,一个以林草为主体,农、林、牧同步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已基本形成。

  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去年国务院批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

  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