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兆文十年磨剑出成果一朝落地惠病患

20.01.2016  09:38

  听起来不可思议,哈医大四院胸外科二区主任崔键的一例肿瘤切除手术竟是在一个完全没有医科背景的人帮助下完成的。这个人是东北林业大学的教授邱兆文——我省3D打印技术重要研究者之一。

  通常而言,手术之前要看“片子”,但崔键的病人的肿瘤位于肺的根部,常规CT很难分清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手术风险极高。而邱兆文教授的“3D打印”技术却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难题。邱教授利用3D打印技术将患者的肺部打印出来,相当于拷贝了一个立体、完整的肺部。从3D模型中,医生发现患者的血管是畸形的,如果不是提前用3D打印看到了模型,很可能在手术中误伤这根血管。在3D模型的帮助下,崔键团队顺利完成了手术。

  这次手术也开创了历史,成为全国首个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的肺门肿瘤手术。

  虽然3D打印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已经在多个领域有所应用,但软件转换仍是很难攻克的难题,邱兆文团队经过10多年的研究,终于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将三维断层扫描数据转换成3D模型,从而开启了3D打印的一场变革,在医疗领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邱兆文一直在考虑,怎样加速这场变革。“将技术留在高校的实验室里肯定不行,必须要让技术成为产品,变成老百姓也能吃到嘴里的‘果实’。”为了这个目标,邱兆文注册成立了黑龙江拓盟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哈尔滨医大一院、二院、四院,省医院等多家医院已经和邱兆文开展合作,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从邱教授的技术中受益。

  邱兆文还有一个更远大的计划——建立三维断层扫描数据实体化辅助诊疗云平台。今后,不论患者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发达城市,还是在相对偏远的城市乡村,只要在网上提供CT、核磁等数据,云平台就会生成三维可视化结果,医生可以远程会诊,对病情作出诊断、为手术作出规划。他认为,通过企业化的运作,这个计划很快就会实现。

  “我的公司只是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创业热潮的一个缩影,已经有更多的高校教授发现,创业可以更快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邱兆文教授表示,鼓励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创业,可以为他们的科研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创业带来的收入,又可以让科研人员继续创新有更雄厚的资金保障,这不仅能够推动我省的经济发展,更能推动我省的科技创新力。

  不过,邱兆文教授创业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3D打印”的材料费用太高了,这也是现在3D打印难以大量普及的原因之一。有困难就会有人去突破,东林另一位教师带着自己的专利闯入了创业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