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患者需求,释放医者潜力”——哈尔滨一家百年医院的改革见闻

14.09.2016  23:36

  新华社哈尔滨9月14日电题:“聚焦患者需求,释放医者潜力”——哈尔滨一家百年医院的改革见闻

  新华社记者闫睿

  记者近日蹲点拥有103年历史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发现,这所医院近几年在“差异化发展”中,聚焦患者需求、释放医者潜力,走出了一条科室精细化、技术联强化、服务便民化的新路子,百年医院由此形成新的活力。

   科室细分”添活力,百姓也可选大夫

  走进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骨外六科的一间病房,门口标牌上写着“出诊医生曲志伟”。刚做完髋关节手术不久的64岁哈尔滨市民张佰军,正接受着他的指导做术后训练。“以前是咱天天找大夫,没想到,现在是大夫主动来找咱。

  骨科曾是这所医院的骄傲,水平一度在省内领先。后随着人才陆续出走,发展日渐式微。“反观人浮于事的局面,是制度性激励出了问题。医生没干劲儿,患者也就不选择。”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孟庆刚说。

  为创新医院内部管理,医院细化诊疗科室由38个增至66个,填补了急需的儿科、精神心理科等,拉开了医院的发展骨架。如骨科从原来的2个科室,细化至脊柱外科、手显微外科、骨微创疼痛中心等8个亚专科。

  并非想象中的“集合式”架构,“科室再分割”正裂变出新的内生动力。今年34岁的医学博士曲志伟,参加医院面向社会的招聘,成为骨外六科的负责人。他说,以前催着赶着干,现在是科室之间比着干,不仅瞄准前沿技术,更要拼服务质量。

  孟庆刚说,百年医院优势在于积淀深厚、群众知晓度高,但劣势是人才流失严重。能否打通医务工作者发展渠道,在集中优势学科、准确定位中,扬长避短便显得关键。

  服务升级,受益的是百姓。张佰军说,年岁大了总为看病就医发愁,过去是怯怯地“求大夫”,现在各科室的服务质量、水平对比一目了然,咱也能主动“选大夫”。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医院手术人次同比增长了44%,其中较高难度手术增长5倍以上。

   打破发展“小夹板”,医者拥有“获得感

  在医院工作了18年的护士吕磊,这两年经常能享受到去北京、上海等地医院学习康复护理的机会,“开阔眼界,总让人耳目一新。”最近,她和同事们正将外出学到的康复技术,应用于患者回访服务中。

  医务人员的职业“获得感”从何而来?据了解,2013年以来,医院通过全兼职人才引进,共派出近70名医生赴国内外一流医院深造。“医生有了新鲜感,释放活力感,才能拥有获得感。”孟庆刚说。

  为释放人才活力,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还启动了全员聘用制,以岗位设置为导向,健全考核机制,倒逼医务人员由“单位人”向“岗位人”角色转变。

  翻开神内五科主任王迎春的手机通讯录,存储在前面的满是附加了地区、病情等备注的患者联系方式。“我们的联系方式是面向患者公开的,他们有时出院后打来电话,这样就可动态掌握他们的情况。

  副院长刘岳鸿说,虽然每名患者都有对应的治疗医生和康复护士,但我们主张“人人都是主治医”,科室定期集中研讨在住患者病情,确保“无论找谁都放心”。

  近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陆续与市工农、太平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先后派驻近40名医生长期任职中心主任。在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了近1年的医生宦宇说,配合医院专家团的定期下社区讲解,百姓对基层社区医疗的信任正在建立起来。

   做大“医疗朋友圈”,引导资源趋合理

  一位昵称叫“浮生若梦”的病人通过微信,将脸上红肿的照片发给了“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公共平台。很快,专家们判定这是因过敏而来的毛囊炎,并给出了治疗建议。整个过程用时仅几分钟,无费用产生。

  去年11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成为国内首批试点的“智慧医院”。由互联网思维而来的“体验就医”模式,正将病患与医院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打通。10个多月来,有近万名市民借此得到了初步诊治。

  诊治“搬上网”,专家“请进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扩大“医疗朋友圈”,至今与北京同仁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40多家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平台,同美国、德国、韩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建立起“通联式”合作关系。

  一位接受了海军总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专家联合开展的“机器人脑外微创手术”孙姓患者说:“很多时候病人出门都难,更别提到大城市排队、挂号。能把业内知名专家请到身边,咱老百姓心里可满足了。

  一些小细节也从侧面反映出医院“以人为本”:走廊每隔一段便有“干洗手消毒液”、洗手间内配备的面巾纸、每逢节日给住院的患者送去慰问小食品……

  “医疗服务中最核心的资源是人,既有患者,也有医者。”孟庆刚认为,理顺机制,激发医护群体热情,满足百姓医疗需求,将会逐步使医疗领域的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