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叶茂花正红——记省重点专科黑龙江省医院皮肤性病科

14.06.2016  15:41

根深叶茂,累累硕果。近年来,黑龙江省医院皮肤性病科屡次荣获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两项科研成果与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并于2013年承办了全国皮肤病理学术大会,为国际、国内同行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殊荣印证实力,9日,记者走进黑龙江省医院皮肤性病科,了解这个科室在专业领域取得的成果。


致力于解除患者之痛苦 扎根医疗学术钻研

从婴幼儿水痘到青春痘,从较常见的带状疱疹到鲜见的日光疹,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遭遇皮肤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有些皮肤病既不危急也不严重,但它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却相当多。

学科带头人柳曦光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黑龙江省医院皮肤性病科一直致力于皮肤病学的研究,将实验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与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及协和医学院等全国最知名的三个皮肤科学系建立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2015年7月选送专人去中国医学科学院南京皮肤病研究所脱产学习医学真菌检测及培养,在全省唯一常规开展真菌培养工作,填补了省内空白,并与北京大学及中科院等顶级学科建立联系进行菌种鉴定,为疾病诊断提供新的诊疗手段。

柳主任介绍说,通过此项技术,使东北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即孢子丝菌病的诊断有了病原学的证据,在医院诊治的最小的患儿仅四个月大。还有一例患者患有疣状瓶霉所致的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曾误诊20多年,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通过科室的真菌培养技术得到确诊,恢复了活下来的勇气和信心。

攻坚克难 产学研结合 两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

据了解,黑龙江省医院皮肤性病科现有医生10人,护理人员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学位者6人,学士学位者2人。自1955年建科,迄今已有61年历史。现为黑龙江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柳曦光主任医师为国内知名皮肤性病学专家,连续三届连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全国委员、皮肤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学术地位的提高、频繁的学术交流使得这个科室作为省重点专科在各方面均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带动了全省皮肤科专业的发展。

午后阳光照在办公室的书籍上,柳曦光主任参与制订的《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中成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专家共识(2014)》、《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及《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等多部指南及共识,是将实验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的最好例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黑龙江省医院皮肤性病科2014年被评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炎湿疹研究基地”,是黑龙江省唯一的研究基地,可与全国多学科协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天疱疮和类天疱疮血清抗体诊断及监控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从科研获奖到新技术应用,吸引了省内各大医院转诊,与上文提到的真菌培养技术共同填补了省内两项空白,为患者切实带来了好消息,取得的社会效益巨大。(附: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程会“迁徙”,即使最初皮损很局限,病情也会恶化。天疱疮以顽固难治著称,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亮点频增 学科优势得到患者认可

近年来,科室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改善,在原有先进治疗及基础研究设备的基础上,又新引进了新的诊疗手段。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引进了高端的电子皮镜,使医生能够对黑素细胞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毛发疾病等某些病种进行无创诊断。使皮肤外科在从病理活检到肿物切除,再到转移皮瓣、自体皮片移植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亮点。在对过敏原检测上,引进了针对抗体检查的敏筛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针对接触过敏检测的斑贴试验、涵盖范围更广且无创的MORA-Super生物物理治疗仪以及食品不耐受检测系统共四大类,在全省检测过敏原项目最多。

“仅去年一年,我们省医院(仅香坊总院)皮肤科住院人数就达2000多人,超过了解放军 空军总医院 ,治疗的病种多样,包括皮肤淋巴瘤、天疱疮、红斑狼疮、重症药疹等多种疾病。”柳主任对记者说。

  “如果说我们研究推广新技术有什么动力的话,那就是通过增加一些最新最前沿的诊疗手段,减少误诊,减轻患者的病痛,有些患者误诊多年,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柳主任说起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现在都讲精准医学,我们就是要通过医院间的交流合作,比如将菌种的研究精准到分子生物学领域等合作,让老百姓少走弯路,切实对患者负起责任,寻求更科学的诊疗依据,才对得起医生治病救人的称号。

信息来源:东北网   黑龙江省医院 宣传科


附件:
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8月29日,卫生厅
巡视公告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卫生厅
关于变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域名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