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属于人民

23.08.2015  10:05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件事亮出城市的底色。

  这几天,一位27岁的坚强妈妈街头烤生蚝,撑起三胞胎脑瘫女儿未来的故事,经《哈尔滨日报》报道后,立刻传遍全城。素不相识的人们纷至沓来,捐款捐物、出工出力……爱心汇聚成暖流,温暖了这个家庭,也温暖着整座城市。

  哈尔滨人再一次用真诚、善良、互助、友爱宣示城市文明的力量。

  一如它荣膺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至名归,凝聚着这座城市人民不懈的精神追求、向善的价值判断和坚韧的奉献付出。

  这是1000万哈尔滨人共同的荣光。

  金牌,来自人民,归属人民。

  他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市民个体,只因在偶发事件中选择了友爱互助、向善向上而成为“草根英雄”。当众多草根英雄集中涌现并构成群像,便挺起一座城市文明的高度。

  危难时的毅然托举,波涛中的奋不顾身,临终前的遗体捐献——如今,他们的名字和故事被每个冰城人所熟知:谢尚威、杨惠、朱占华……没有力挽狂澜的伟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以帮助别人为幸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为城市中的“草根英雄”,并激发出更多温暖的力量。

  2012年1月,一名15岁的男孩从5楼坠下,从楼下经过的谢尚威不假思索,奋力接住。男孩得救了,谢尚威却被当场砸昏,胸部、尾骨受伤。

  “谁看到那场面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谢尚威昏迷醒来后如是说。危险面前,他无需选择,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谢尚威,从一名普通打工仔变成闻名全国的救人英雄,在赢得“最美叔叔”称号的同时,成为一颗充满生命力“义的种子”,一边发芽一边凝聚社会向善的力量——就在当年,“最美叔叔”振臂一呼,谢尚威青年志愿服务队万众响应,短短十余天,报名人数已近三万。

  “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听到呼救声,年过六十的杨惠忍着右脚骨刺的剧痛,一瘸一拐地跑下大坝的33级台阶,先后两次跃入江中,救起两名壮汉。上岸后,她累得瘫倒在地,晕了过去。

  相比于鲜花和掌声,更令她欣慰的是醒来后耳边响起四岁女孩稚嫩的声音:“奶奶你真棒,长大了我也要做你这样的人。”因为,这让我们看到了德与善的传承。

  在冰城,这样的正能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不断的传承中发扬光大。

  朱占华患癌症离世前的最后心愿是,捐献眼角膜和遗体:“遗体就让医生研究用,角膜应该还可用,就当我再活一次。

  最朴素的利他价值观激起最广泛的共鸣:把楷模作为参照坐标,审视自己,比照他人——如今哈尔滨每年会迎来50对眼角膜入库,捐献数量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在我们的城市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深藏着一粒渴望精神高洁的种子,有一段敬仰杰出英雄的情结,并都在努力寻找着与社会群体价值一致的精神坐标。

  这是一座文明城市最鲜明、最厚重的底色。

  他们是一个个无名称甚至无组织的群体,在社会需要时传递着温情,提升着城市文明。他们共同的精神旗帜上,大写着“志愿服务”。

  他们是时光中流动的声音:广播里经常会听到抢救病患的紧急插播—— 一场牵动人心的生死营救随之展开;

  他们是城市里瞬间凝固的画面:报纸上时常能看到触动内心的故事—— 一次温暖城市的互助与奉献由此汇聚。

  他们是志愿者,城市里最具风格的人群之一。在最需要的时候鼓舞着人们的信心,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中不断丰富着城市文明的精神篇章。

  电波穿越空间的信息发布,司机、车主古道热肠的参与和救助,交通警察开辟出直通医院的畅通道路,医护人员做好全力抢救的准备严阵以待……“绿色生命通道”在环环相扣的“爱心接力”中瞬间形成——从为生命垂危的长春产妇尹文娇长途送药,到以生死时速迎接“最美教师”张丽莉抵哈治疗,如今,冰城“爱心车”联合社会各部门开辟的“绿色生命通道”,已成为一道恒久的风景,成为冰城志愿服务的完美展示。

  这风景,不仅是危急时刻搭把援手,更多的是在平常日子里的守望相助。

  “我愿意把绿丝带系在倒车镜上,免费搭你一段,把这一程温暖送给你。驾驶员亲们,愿意加入进来吗?”2013年1月,在最寒冷的季节,热心的冰城人在微博上发出了“爱心顺风车”倡议。不到一个月,“爱心车友”加入“爱心顺风车”志愿者队伍。系上绿丝带的“爱心顺风车”,让寒冷天气中的出行者感到家的温度,更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冰城的品格。

  在他们忙碌的身影里,一种精神慢慢浮现。人们感叹:雷锋叔叔又回来了。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已经合体,并如同磁场,把体现哈尔滨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纳入其中,丰满了哈尔滨的城市道德画像。

  志愿,还意味着主动承担某种责任或使命。

  “我们的城市,我们不管谁管?”《哈尔滨日报》和市城管办号召声一出,两万名志愿者集结在松花江畔捡拾垃圾,在端午夜守护城市容颜,降雪后清除居民庭院积雪……每到双休日,城市里就会出现这些“红绿马甲”城管志愿者。两年间,他们组织了17次大型志愿者行动,弯腰伸手、挥汗劳动,扮靓了城市形象。

  在冰城,以“践行核心价值观邻里守望暖冰城”、“爱心文明哨百场社区公益行”、“擦拭公交站台、清理社区庭院”、“做主人美环境靓家园”为主题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一次次潮涌,志愿者的身影每时每刻遍布冰城。

  到去年,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超过100万,全市“文明餐桌行动”已覆盖全市11543家餐饮企业,建立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队)648个。

  就这样,榜样的力量,群体善举的被认同、被复制,不断激发起更多人对核心价值观的趋同,日益放大着这座城市的爱和感动。

  更多的,是居住在城市每个角落的市民。他们或主动为之、或响应倡导,在点滳生活中默默地培育着城市文明——在城与人的良性互动中,渐次提升城市文明。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市民的道德修养犹如标尺,衡量出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

  带上文明,请您脚下留情,莫让“踏青”成“毁青”;带上文明,请您手中有爱,莫让“随手”脏街景……连续三年,在端午节前夜,市文明办、哈尔滨日报、市城管办联合发起“端午踏青,带上文明”大型公益行动,为市民提供环保袋。当踏青的百万游人散去,人们发现,端午前夜的出行秩序越来越好,环境破坏越来越小,垃圾数量也越来越少。

  市环卫部门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端午节清晨清运垃圾总量200吨,较2012年减少三分之一;2014年降到160吨,较上年减少五分之一;2015年更是降到120吨,较上年减少四分之一。

  同样在“减少”中“提升”的,还有这样一组数字——春节主城区鞭炮垃圾:2012年,2100余吨;2013年,700余吨;2014年,200多吨;2015年,不到200吨。

  “冬日的绿丝带让我感到温暖,端午的环保袋让我看到文明,哈尔滨的每个季节都能带给我意外的感动。”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写到。

  每当清明节前夕,哈尔滨市陆续在市区多条街路设置了焚烧鼎,引导市民文明祭祀。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市民自觉排队等着在焚烧鼎内烧纸,市民既是保护市区环境的参与者,同时也成为文明的示范者、受益者。

  城市管理与市民素质的良性互动,让文明的进步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温馨细节:早市上,摆摊小贩带上小垃圾桶,随时收集摊边垃圾;湿地公园里,野餐大妈备好“迷你”扫帚,餐后地面洁净如初;就连私家车也配上环保袋,车外抛物明显减少……

  文明的DNA都能被无限复制,形成全社会向善的力量。

  在哈尔滨,临床用血100%来自街头无偿捐献。20万无偿献血者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55岁……他们从不问及自己的血献给了谁,也没有要求过任何回报。但是他们让更多受惠者学会了感恩,将奉献的链条延续下去……

  当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就会有最宝贵的归属感,也能释放巨大的力量。

  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创城依靠人民。哈尔滨城市文明在城与人的良性互动中渐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