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 投钱务求更精准
加强协调联动 创新扶贫方式
金融扶贫 投钱务求更精准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但金融扶贫又不同于财政补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金融扶贫怎样兼顾履行社会责任和金融可持续性原则?怎样真正激活贫困地区内在发展潜能?如何推动形成更为科学有效的金融扶贫机制?本报记者近日走访河南、湖南等地调研金融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扶持谁
确保“精准滴灌”,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有需要的人
“我老伴卧病在床十几年,家里的钱全都用来看病了。”湖南省永顺县松柏镇的黄祥龙今年64岁,十几年来,家里收入的唯一来源就是仅有的4亩地,每年不到5000块维持着五口人的生活,经济状况十分不好。去年,松柏镇溪州米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宇找到了他,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之前自己种地,一斤只能卖1块4,现在加入合作社一斤可以卖到2块6了,一年可以有7000多块,特别感谢他们。”黄祥龙说。邓宇找到黄祥龙并不是巧合。永顺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去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95个,贫困人口147780人。即便是这样贫困的山区,像黄祥龙这样的贫困户也是村民一起“选”出来的。
“在贫困人口中,确实有一部分是残疾、长期卧病在床没有工作或劳动能力的,在想办法为他们解决困难的同时,也要重视有生产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需求,确保让金融更好地服务有需要的人。”人民银行沈丘县支行行长邢爱堂说。
河南省沈丘县付井镇郭岗村村民周三超,养牛已经很多年了,由于没有抵押物、担保物用来申请贷款,一直局限于养一两头,无法扩大养殖规模。
去年,当地人行组织小额信贷产品进村入户宣传活动。邮储银行一款产品引起了他的兴趣:利率低,手续简便,专门为贫困户设计,贷款数额也合心意。于是他按照要求递交身份证明、村贫困证明等材料,仅仅过了7天,5万元就打到了他卡上。
“当时我们来村子里宣传,让村干部把村子里养殖户、种植户、做小买卖的村民都叫来了。”邮政储蓄银行沈丘县支行信贷科负责人王红霞告诉记者,这样只要有生产需求的村民都有机会申请贷款。
谁来扶
加强协调联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充分发挥力量
金融扶贫的主要阵地在县域,有很多是在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区,点多面广、交通不便,企业要在贫困地区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但在这类地区开展业务,金融机构又面临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等难题。
河南兰考,就探索出了一种政府、银行、企业“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用河南省坤盛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拥军的话说,就是在贫困户得到精准扶贫的同时,银行资金有保障,企业能发展,政府资金也没有流失。
企业帮扶一般是雇佣农户到企业劳动。坤盛公司的做法有些不同,用一种特殊形式将企业、基地、合作社和农户联系到一起:公司负责从基地引进种羊,由合作社来运作,贫困户无需担保即可签合同领养,合作社帮贫困户饲养、繁殖和销售。
比如,农户领养了20只羊,由政府和基层部门替农户付给企业3万元押金,一年后可以产出50多个羊羔,只需返还15只,剩下的都归农户所有,押金也全部退还。更重要的是,农户养羊是统一品种、技术配方,不仅在饲养过程中有人指导,还会集中回收销售,“这就保证了让农户不担心饲养困难,不担心销路问题,企业在帮扶中也得到了贷款支持、实现发展。”蔡拥军说。
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创新推出了货币信贷“1+N”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央行“1”的引导作用,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打好政策组合拳,同时,汇聚扶贫政策、财政激励等配套政策的“N”,来引导产业和企业到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比如,对考核达标的县域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实行比农业银行低两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对“两民”企业贷款贴息申请进行优先审核、快速审批。截至9月末,全州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1.15亿元,高于去年同期21.27个百分点。
怎么扶
积极探索创新,除直接补贴外,还通过合作社、村集体间接帮扶
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和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这是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制定的“四跟四走”精准扶贫思路。
贫困山区居民大多文化素质不高,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扶贫资金交给村民,让他们靠自身力量发家致富确实有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推出“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贷款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这也是让金融扶贫模式更加多样化。”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行长王君说。
在花垣县十八洞村,记者调查了一种“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村集体”的扶贫模式: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组建成立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公司,农户和村委会以扶贫资金入股果业公司,分别占39%和10%的股份,有效解决单户种植失败率高、销路困难等问题,带动十八洞村225户938人共同发展。
建设基地,钱从哪里来?猕猴桃基地负责人石志刚介绍说,整个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企业自筹600万元,缺口资金1000万元,“多亏了当地人民银行大力支持,让公司与华融湘江银行顺利对接,解决了资金困难。”
这样一来,金融机构就把思考如何服务各个贫困户,转变成服务一个大的合作社、大公司,不仅方便提供金融服务,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把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当然,相比于财政补贴,金融扶贫要兼顾商业化和可持续性,在某种程度上会有一些“缺陷”。比如,一些地方提供的贷款数额无法满足需求。胡志涛是河南淮滨县宋营村村民,养猪已经五六年了,自从县邮政储蓄银行推广小额贴息贷款以来,他已多次申请到贷款,但每次只能申请5万元,显然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养1头猪要2000块,10头就要2万块,虽然拿到了贷款,但有时还得借高利贷短期应急。”胡志涛说,但他从来没拖欠过银行贷款,因为他知道信用很重要,“不及时还就可能再也借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