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里的高铁“蜘蛛侠”——探访我国最北高寒高铁保电作业

30.01.2016  11:37

  新华社哈尔滨1月30日电(记者 王凯 、马知遥)1月29日凌晨1点半,哈尔滨北站高铁线,气温约零下30摄氏度。

  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供电段接触网工长王全振和工友们爬上巡检轨道车上的检修台,开始了当天的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巡检16公里的高铁供电线路,确保供电线路没有任何问题,保证我国最北高寒高铁——哈齐高铁能够平稳、安全、高速运行。

  说起高铁,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流线型的“子弹头”,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铁轨上方架设的接触网。由于这些接触网的存在,便有了接触网工这个工种,他们从事电气化铁路维护、保养及抢修工作,主要在支柱上、轨道车上或者梯车上,进行高空作业,从事的具体工作有支柱安装、线索架设、悬挂调整等。接触网电压2.75万伏,在距离地面6米多的高空作业,属于高压、高空、高危行业,于是他们被形象地称为“蜘蛛侠”。

  “检查高铁供电线路接头是否有缺陷,及时发现并排除供电线路的安全隐患。”王全振一边说着,一边动作麻利地登上检修台的栏杆查看一处线路接口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凌晨呼啸的北风使他的工作帽两侧很快挂满了白霜,体感温度甚至低于零下30摄氏度,而王全振和另一名工友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连续工作4个多小时。轨道车开动时,他们都要半跪在检修台上以保证安全,每隔50米到了线路接口处,他们就要站起身来,爬上爬下进行线路网检查。一夜工作下来,王全振和工友们要在寒风中蹲起1000多次。

  “接触网线路上如果有一点缺陷,高速运行的高铁列车就会有脱轨的危险。所以虽然工作苦,但是很重要。”王全振说。

  哈齐高铁是中国目前最北端的高寒高铁,高寒地区的低温对高速铁路供电设备提出了严峻考验。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供电段管辖区段接触网均在东北极寒地带,冬夏温差在70摄氏度以上,维护这段“极寒网络”的是100多名清一色的小伙子,平均年龄不到29周岁。

  白天,高铁要不间断行车,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只能安排在深夜0时30分到4时30分,寒冬的哈尔滨凌晨经常零下30摄氏度,每次4小时的施工作业后,“蜘蛛侠”身上几乎都被冻个透心凉。王全振和他的工友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保障高铁运行的稳定和旅客出行的安全。

  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供电段哈北高铁供电车间副主任汪锐介绍,为了确保高铁安全平稳运行,设备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统一建立“电子档案”,将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深层次分析原因,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限期整改销号。截至目前,哈尔滨供电段对哈齐高铁管内所有站场的腕臂支持装置、接触悬挂系统进行了记名式检查,共处理各类隐患40余处,确保了供电畅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