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铁路建设打通动脉 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架桥

29.12.2014  18:10

    好戏连台,捷报频传。回眸2014年龙江铁路建设,这八个字无疑是最贴切的关键词。

  2014年,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的关键作用,中国经济稳增长有了坚实的底气。党中央、国务院将目光瞄准全国铁路建设。借此东风,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全面谋划我省铁路建设总体发展。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一批新项目有序开展,龙江大地开始书写铁路建设新篇章。

  路畅业兴,伴随着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的决心和行动,一张全新的铁路网正在打通黑土地的大动脉。

  构筑“一轴一环多点沿边”铁路新格局

  黑龙江的铁路里程、路网密度曾在全国名列前茅。正因如此,几十年来铁路建设基本上无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既有基础设施技术日显落后。路网老旧,等级低,曲线半径小,电气化率低,铁路运输难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瓶颈。同时,我省地域辽阔,需要中心城市对其他地区发挥带动作用,需要各重要城市之间通过便利的交通体系联结在一起。促进区域发展繁荣,更需要加强省内城市与边境县之间的交通联结体系。

  面对铁路发展现状,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加快铁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谋划我省铁路建设发展蓝图,从完善路网、适应沿边开发开放及区域人口、经济和城镇格局考虑,铁路网按照“一轴一环多点沿边”的格局进行规划。“一轴”为齐齐哈尔经哈尔滨、牡丹江至绥芬河铁路,“一环”为哈尔滨经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至哈尔滨快速铁路,“多点”为洛古河、黑河、同江、吉祥、当壁镇、绥芬河和东宁等口岸铁路站点,“沿边”为沿边铁路。新的铁路格局覆盖全省80%的人口,90%的经济总量。

  为加快铁路建设,省委书记王宪魁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主持专题会议谋划指导我省铁路建设工作,多次走访中国铁路总公司就加快我省铁路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会谈。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铁路建设中前期立项可研审批和拆迁及资金筹措等问题。王宪魁指出,黑龙江正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铁路建设的地位愈发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对我省铁路建设加快立项和给予投资支持的重大机遇,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优化铁路建设方案,抓紧做好开工准备,加快推进快速铁路项目建设,为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和带动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我省正在建设和即将试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长度将达到1000多公里,无论是路线长度还是建设速度在国内省份中都是少有的。大力加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既为当前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又为长远发展积蓄强大后劲,也为我省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据估算,我省铁路建设可以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消耗钢材、水泥百万吨。

  以哈尔滨为中心打造两小时经济圈

  冬日的松花江上,百年的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已正式退役,将成为中东铁路公园。而与它毗邻的新建哈齐客专松花江特大桥普速线已经通车。时尚、大气的白色拱形仿佛给大桥插上了翅膀,与古朴的老滨洲桥形成视觉上的对比,更一同见证着我省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哈齐客专奏响了省内快速铁路的建设序幕,好戏接踵而来。

  ——7月9日,新建哈佳快速铁路正式开工。线路西起哈尔滨市,途经宾县、方正、依兰,终至佳木斯市,线路全长343公里。全线近期开设哈尔滨、宾西北、宾西东、宾州、胜利镇、双龙湖、方正、得莫利、高楞、达连河、依兰、宏克力、平安屯、佳木斯14座车站。速度目标值为每小时200公里。哈佳快速铁路的开工不仅会加强我省东部地区铁路网建设,还将对发挥哈尔滨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哈尔滨和佳木斯乃至后期规划的其他重要城市之间的联结产生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哈佳铁路征地拆迁完成70%,实体工程完成投资11.8亿元。预计在年底前征地拆迁全部完成。

  ——12月10日,新建松花江特大桥普速线建成开通,标志着哈齐客专整体工程接近尾声。目前,哈齐客专工程已完成全线铺轨和接触网导线架设工作,沿线站房计划在年底前陆续完成,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全线的联调联试工作,并开始试运营。哈齐客专连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将为沿线社会经济交流与产业协作提供支撑。同时,哈齐客专与既有滨洲线、滨绥线共同组成了贯穿我省东西部,铁路网中最重要的东西向铁路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路网干线之一。建成后,通过哈大、秦沈客运专线形成沿线地区通往关内各地区的快速铁路通道,并释放滨洲线的货运能力,提高东北路网整体运输水平。

  ——12月15日,新建哈牡铁路客运专线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线路起自哈尔滨,经阿城、尚志、海林,终至牡丹江,线路全长293.2公里。

  设新香坊北、阿城北、帽儿山西、尚志南、一面坡北、苇河西、亚布力西、横道河子东、海林北、牡丹江10座车站,预留牡丹江西站。设计时速每小时250公里。项目自今年2月正式立项,11月批复可研,至12月15日正式开工,仅用10个月时间,创造了项目从批复立项到正式开工的“高铁速度”。建成后,将与即将通车的哈齐客专、正在建设的哈佳铁路以及规划建设的牡佳新线构成我省新的铁路快速通道,将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我省冬季长,降雪多。如遇雨雪,公路和民航出行都会受限。而能够保障百姓安全、顺畅、快捷的交通方式非铁路莫属。如今,随着一条条城际间快速铁路开工、建设、通车运营,我省将逐渐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我省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等重要城市间的两小时经济圈。

  不仅如此。快速铁路沿线每座城市的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资源都将在更大的平台上共享,助推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各大经济圈之间“对流”速度的加快,对于促进我省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动,缩短时空距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龙江大地将因快速铁路而焕发新的活力。

  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架起金桥

  2月27日,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开工。大桥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新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推动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互利合作,更加便利中俄双方的经贸合作和友好往来,彻底结束中俄界河无横跨铁路桥梁的历史。这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合理配置口岸资源、促进跨国文化交流和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2月19日,主桥154#-17#桩基混凝土顺利灌筑完成,标志着该大桥水上302根钻孔桩圆满收官。相比计划工期提前45天,为2015年同江大桥总决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放眼全省铁路规划,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将铁路建设与打造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省地处我国版图的神经末梢,加强沿边铁路,打造中俄通道,将有助于我省从边缘省份成为前沿省份,真正实现对俄桥头堡。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依托绥满、大连至同江铁路、黑龙江沿边铁路三条铁路干线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形成的欧亚大陆桥“东部通道”,让铁路建设成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互联互通的最可靠保障。

  “在铁路运输通道建设上,加快推进哈佳哈牡、同江铁路大桥、哈尔滨至漠河‘夕发朝至’铁路提速改造、黑龙江省沿边铁路等项目建设,构筑以哈尔滨为枢纽,以绥满铁路、大连至同江铁路‘十字轴线’为主通道,以沿边铁路为外环线,面向俄罗斯的扇形放射铁路网。”省委书记王宪魁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协调,我省畅通三条铁路路径:一是经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路径,常态化开通苏州、广州、天津、营口、大连等地区经哈、满至俄、欧的集装箱班列。二是经哈尔滨—绥芬河—俄罗斯远东地区路径,常态化开通内陆货物经绥芬河口岸、俄远东港口,至日、韩、北美的陆海联运跨境运输,以及至我国南方港口出境不出口的内贸货物陆海联运跨境运输。三是经哈尔滨—大连—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路径,常态化开通我省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铁路或陆海联运跨省运输。围绕开通中俄跨境货物运输,我们将全力推动哈尔滨站改造,加快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打造集运输、仓储、集散、通关功能于一体的“东北地区国际集装箱物流集散中心”。

  目前,哈尔滨—绥芬河—俄罗斯远东、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三条进出口路径已形成,常态化开行苏州、营口港、天津新港、重庆等地经我省口岸到俄罗斯、欧洲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截至11月末,上述班列总计进出口货物256列19990标箱。

  展望未来,一个南北贯通、东部循环、辐射口岸、抵海进关的铁路网将为黑土地打通血脉,成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的加速器。(作者:狄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