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铁路车站装卸作业工人朱光明:换装线上6小时

24.03.2015  17:12

  冬美玉 记者 杜怀宇

  3月15日8时,绥芬河铁路车站装卸作业所机械化换装车间工人朱光明,和他的工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当天,第一批需要换装的货物是铁矿粉,共30车皮2100吨。开完班前会明确任务后,羊皮大衣、防尘口罩、安全帽……指挥员朱光明全副武装,做好了上场前的准备,因为一出去就意味着6个小时只能在室外工作。

  强劲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记者跟随朱光明来到机械化换装场,映入眼帘的是四条换装线及整齐划一排列开来的龙门吊、汽车吊。这里平均每天换装铁矿粉、煤炭等100余车。由于中俄双方铁轨宽度不同,换装工人的任务,就是将俄方火车内的装载物换装到中方列车上。

  30名换装工人被分成5组,每组6人——1名龙门吊司机,1名指挥员和4名司索工人。换装开始前,4名司索工人需要进入中方空车,在车厢底部铺上一层塑料布,防止换装后的铁矿粉漏掉。铁矿粉的换装和化肥不同,80%的工作量需要的是龙门吊这样的重型机械。怎样准确无误地控制好抓斗,这就需要现场指挥员和龙门吊司机的密切配合,只见朱光明沿着俄车厢的攀爬梯娴熟地爬上车,站在了两车厢之间的安全区域。另一边的龙门吊抓斗也在司机的操控下,慢慢移向朱光明的方向。

  “向左点,再向左点……可以下抓!”朱光明和龙门吊司机用对讲机进行着实时对话。抓斗抓满铁矿粉后,在朱光明的指挥下轻松地转移到中方的空车中,这样的动作不断反复,等到只剩下车底的铁矿粉时,便需要4名司索工人清理车底,整个流程最快也得6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如果遇到温度极低的天气,铁矿粉出现冻结,就会给换装作业增加难度,大约需要8个小时。在冻结深度不超过400毫米的情况下,需要借助电镐等工具刨开,如果超过400毫米,则需要挖掘机破冻,破冻后才能正常作业。

  机械化换装场处于风口位置,温度低,风力也大。干了不到3个小时,朱光明和工友们的口罩、帽子外面就满是冰霜了。为了活动方便,很多人工作时只穿着毛衣,外面罩一件工作服。当记者无意间碰到朱光明的后背时才发觉,他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被冻得有些发硬了,而他还要穿着这样的衣服,继续奋战3个多小时,“干了10多年了,早就习惯了,干活时就不觉得冷了,再说,如果汗湿了衣服就要换的话,那准备的衣服可得多了去了。”

  记者看到几位没戴防尘口罩的工人,脸上已看不出皮肤本色,早已被铁矿粉“熏黑”。一位工人调侃道:“一会儿功夫我们变成黑人了。”

  14时,这批30车的铁矿粉换装完毕,记者跟随朱光明和几名刚下换装场的工人来到场内的一家小商店,还没来得及洗洗脸和手,他们就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各自买了桶装的泡面。“工作了这么久只吃点泡面吗?”朱光明笑了笑说,一桶不够就再来一桶,再不够就加根火腿肠……因为时间短暂,下一批作业正在等待着他们,工人们没有时间回到休息室,只能在小商店吃点泡面休息一会。

  绥芬河——百年口岸,在这响亮的名字背后,又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奉献着汗水和辛劳。据统计,2015年2月,绥芬河铁路口岸进口俄方货物74.3万吨,同比增幅17.4%。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