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家长担心买高价房却上不了好学校

10.03.2016  12:39

  日前,教育部一则有关“多校划片”的通知,牵动了不少家长的神经。3月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多校划片”是各地探索解决“单校划片”产生问题的具体举措之一。不过,“教育部是建议推广,效果怎么样,群众的感受是标准。”他说。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搜狐民调,对1165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的受访者支持“多校划片”,18.2%的受访者不支持。31%的受访者担忧,“多校划片”挡不住递条子的人,还有产生权力寻租的可能。20.6%受访者担心买了高价房却上不了好学校。

  调查中,16.3%的受访者已经买了学区房,22.3%的受访者正打算购买学区房,其中12.3%的受访者打算近期购买。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王小锡年前在海淀某著名“牛小”附近,以每平方米近1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2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自身的求学经历让王小锡深深觉得“再穷不能穷教育”。“虽然买了学区房不一定能上好学校,但是不买一定上不了。”

  王小锡的想法反映出不少家长的心声。数据显示,40.3%的受访者购置学区房时主要考虑因素是所在地的学区质量。57.2%的受访者购买学区房时首选名校附近。

  近年来,为了平衡教育资源,让孩子就近上学,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然而,学区房热度不减。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认为,学区房价格高,就在于“好学校”的存在。“只要学校有等级,就难以抑制家长对好学校的追求,教育就难以公平。‘多校划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资源分配,但仍是‘治标不治本’。”

  对于“多校划片”可能产生的效果,35.5%的受访者认为“多校划片”能给学区房降点温,19.7%的受访者认为效果不大,购买学区房是刚需。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教授指出,“对以投资为目的购买学区房的人来说,‘多校划片’使学区房的投入产出比、升值空间等都增加了不确定性,会一定程度上打击‘炒学区房’的行为。”

  本次调查显示,31.0%的受访者担心“多校划片”依旧阻挡不住递条子的人,依然会有产生权力寻租的可能。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学区房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是一个特权概念。破解天价学区房的困局在于均衡教育资源。(据现代教育报)

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