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解决行路难,大家都来出份力”

12.04.2016  11:06

  昨天,由市政协与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打造的“陈政协热线”开通“交通出行”主题热线电话,邀请市政协委员、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罗辑和市政协委员、市公安交管局勤务大队民警曹佳欣就此次地铁施工封路的相关问题为市民释疑解惑,并倾听建议。短短两个小时,先后有十余位市民打进电话。市民们表示:目前涉及的相关区域交通状况比想象的要好,大家对这种状况能够理解和支持,今天的暂时拥堵是为了明天更顺畅。

  建设地铁从长远上解决行路难

  4月1日起,哈市地铁工程大面积开工建设,封闭道路5条、部分封闭11条,有72条路段通行受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许多热心市民在电话中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

  市政协委员、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罗辑说,地铁是解决城市路面交通拥堵的根本途径,据统计,全国22个城市已开通97条地铁线路,33个城市正在建设103条地铁线路。为此,加快地铁建设的步伐已经成为拉动哈尔滨城市发展,改善市民出行环境的迫切需求。哈市地铁1号线已运行两年多,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并大大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但一条线路的分流作用是有限的,必须形成网络才能真正发挥地铁的大运量、快速疏导交通的作用。因此,建设地铁新线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拥堵,也是满足广大市民顺畅出行迫切需求的重要方式。

  本埠气候特点制约地铁施工期

  今年,哈市将全力推动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一、二期工程建设。在昨天的热线接听中,不少市民询问,此次地铁建设工程为何如此集中?市政协委员、市公安交管局勤务大队民警曹佳欣说,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近110万辆,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道路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必须要赶在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修建地铁会造成地面交通瘫痪之前,加大力度、抢抓时间,尽早搭建起城市轨道交通主网络构架。

  罗辑委员表示,哈市地铁是中国第一条寒地城市地铁,建设难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城市,气候特点决定地铁工程建设的黄金期仅有几个月,进入11月份后就无法进行地面施工。因此,此次高密度、大规模地进行地铁工程建设,也是为了避免冬季施工对路面交通造成更大影响,加快地铁建设进度。

  “地铁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据悉,除已经启动的地铁工程,4号线和5号线建设也列入哈市“十三五”规划,我市即将掀起新一轮地铁建设热潮。市民赵永吉在电话中询问:地铁建成之后,我市的交通状况将发生哪些根本改变?

  罗辑委员说,近期建设规划涉及的地铁1、2、3号线全部建成后,哈尔滨将形成“十字加环线”的轨道交通主网络构架,基本覆盖全市范围内的主要城区、5个组团(中心城区、群力、哈东、哈西、平房)以及4个副中心(群力、哈西、学府路、松北)。上述工程投入运营后,预计初期全日客流量167.19万人次,约占公交总客运量20-25%,公交出行方式比重可达到40%以上,将大幅度降低地面交通量,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

  限时限号将根据车流变化调整

  网友“万马奔腾”留言说,封路确实给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交管部门出台了不少临时措施保证道路畅通,希望主管部门能够视交通状况灵活调整这些措施,方便市民出行。

  曹佳欣委员表示,结合地铁总体施工进程,4月1日开工的一期工程,对北安街等5条道路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通行管控措施,并将视流量变化情况适时完善调整措施,纳入5月份第二期流量调控方案中。按这种渐进调整方式,在后续四期工程中,都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单双号限行、区域限时通行等各项限行规定,逐步形成地铁施工常态化交通组织模式。交警部门还表示,道路交通状况随着交通流量动态变化,在加大交通疏导的同时,将根据流量变化情况逐步开展交通限行。

  市民更多理解支持助力地铁建设

  家住经纬街的市民蔡宏,一直关心着这个区域的交通路况。他在电话中说,最初以为封路后这一片会堵得不成样子,可过了一周多的时间,亲眼见到这里的路况要比想象中好得多。希望经常走这些路段的市民都能遵守交通规则,配合政府早日完成这些建设工程。

  网友“毛豆”留言说,单位在尚志大街,这些天身边的同事们有的提前选好绕行线路,有的干脆改乘坐公交了,大家都没感觉到特别的不便。说到底,为了今后能坐上地铁,眼前这点小困难不算什么。

  罗辑委员说,地铁建设期间对城市造成的短期阵痛,是为了更加长久的交通顺畅。目前我市地铁建设工程,大部分都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区道路容量拓展余地有限,因此3条地铁线路大面积开工建设,不可避免会对周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在工程建设期间,有关部门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将占道面积降到最低,尽可能保证交通受到的影响最小化。因此,市民也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维护好这一时期的整体交通路况。

  曹佳欣委员表示,目前大多数驾驶员都能按照新的交通调流组织行驶,未出现整体区域出行艰难状况,市民的配合至关重要。她呼吁广大市民,在这段时间出行应尽量避开这些封闭限行路段,避开高峰和易拥堵路段,只有大家共同维护这些区域的交通,才能避免更多的拥堵,为明天的更顺畅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