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闯出来的“煎饼屯”守住百年匠心

24.07.2017  01:02

  新华社哈尔滨7月23日电(记者许正)煎饼鏊子,这个中国人摊煎饼的传统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已很少被使用。但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忠厚村,它仍几乎是家家必备的炊具。

  忠厚村村民祖辈多是山东人,他们因“闯关东”迁居到东北这个偏僻的村落。

  “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规模宏大的人口迁徙,来自山东等地的老百姓迫于生计,历尽千辛万苦“”到人烟稀少的东北,成为这里重要的开发建设者。

  山东人喜食煎饼,他们在带来那股勤快劲儿时,也把煎饼的味道带来了。忠厚村因山东人聚居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煎饼屯”。物质匮乏时期,村民们还曾拿煎饼和邻村换过大米。

  张大兰祖辈就是这样“”出来的。她家煎饼鏊子上的黑色铁盘已满是旧痕。她和同村人都没想到,传了几代的鏊子上摊出的一张张煎饼正在悄然改变他们的生活。

  去年,当地政府把张大兰的自制煎饼放到电商平台售卖,再加她自己微信朋友圈上的卖力“吆喝”,一年竟卖了4万多元。

  不少“回头客”告诉她,他们喜欢煎饼里朴实的味道。

  淘米、蒸米、磨糊糊、发酵、摊制……这步骤张大兰已经重复了30多年,在常人看来并无特别之处,但她却说:“这手艺是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错一步,就摊不出那个味儿。

  张大兰精准掌握着每一个环节的诀窍和时间:她用冰凉的自来水反复冲泡着玉米碴子直至其达到恰当的软度;再将玉米轻轻洒在石磨上,靠人力细心研磨;睡前发的面糊,早上三点半左右就要起床摊制,太早或太晚都会影响煎饼的口感……

  打开鏊子下面的灶膛,张大兰放进一根根玉米瓤当燃料。鏊子慢慢升温,发酵的面糊在上面慢慢凝结,香味很快溢了出来。圆盘状的鏊子,一次只能摊一张煎饼。张大兰并不着急,她说:“慢工出细活。

  村民高忠芬说:“俺们‘煎饼屯’的煎饼,说白了就是粗粮细作,玉米、大米啥的都是屯子地里产的,用料实在、下的功夫足,自然就比机器做出来的煎饼好吃多了。

  村民们说,传统方法摊制出来的煎饼装到塑料袋里放在太阳底下,袋子上连水汽都很少,就因为用鏊子摊煎饼把握的火候适中,煎饼质感干脆。

  尽管传统方法摊煎饼效率低下,每天摊出来的煎饼有限,但张大兰仍没有放弃的念头。她说:“咱们卖的就是这个味道,只要味道好,咱们这牌子就不会砸!

  在“煎饼屯”,像张大兰这样靠传统手艺找市场、闯市场的人越来越多。村支书高中学说:“我们一开始也没想到,天天吃的玩意儿能卖出这么好的价钱。

  不少村民们说,他们祖祖辈辈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煎饼卷大葱。在张大兰家,铁盆里总是装着水灵灵的青葱、大酱和煎饼。一口咬下去,煎饼的甜脆配上大葱的辛辣,再就着大酱的咸香,已然成了“煎饼屯”的百年味道。

  张大兰的儿子在四川打工,她正打算让儿子回家乡“子承母业”。她说:“‘煎饼屯’的煎饼手艺得一代一代传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