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在阜平驻村助困中做合格党员——记我校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基础学部辅导员赵来旭

25.07.2016  00:32

      哈工大报讯(吉星 文/图)2015年8月24日,离新生报到还有十来天。基础学部辅导员赵来旭没有像往年一样忙碌着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却以一个“新生”的身份来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阜平为全山区县,属太行山山系,境内山峦绵亘,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山区、老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赵来旭到这里后,担任共青团阜平县委副书记,同时兼任阜平县救助办工作,并先后在阜平县龙泉关镇黑林沟村、青羊沟村驻村,平均每月至少驻村18天,担任青羊沟村第一书记。

只有把村子当家,把老百姓当亲人,才能走进他们的心中

      来到阜平后,赵来旭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们生活到底怎么样,他们需要什么。2015年9月开始在黑林沟村驻村时,他发现这里老龄化特别严重,很多家庭都是年轻人出去打工,老人留下孤独地守着空荡荡的家。“老人们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于是,赵来旭白天入户宣讲政策、建档立卡的同时,看到有农活伸手就帮忙,打谷子、背玉米,样样都来。晚上他就陪村里互助院的老人们聊天看新闻,听为聂荣臻元帅做过饭的大爷讲聂帅抗日的故事……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缺棉衣,赵来旭就通过朋友关系募捐到棉衣后送给老人们。就这样,他慢慢地跟村里的老人们成了一家人。过年那几天,驻村时晚上冷得发抖,老人们就把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送给他们的新毛毯拿来给他盖。“只要心里真正装着百姓,百姓就会掏心窝子对你好。”赵来旭由衷感慨道。

      在青羊沟村驻村时,一开始大家对他心存戒备,赵来旭入户了解情况经常吃“闭门羹”。一天晚上村里跳秧歌,他心想,这正是跟大家熟悉的好机会。虽然不会跳,但作为一个从小耳濡目染大秧歌和二人转的东北人,豁出去了!于是,他故意拿起两把不一样的扇子,夸张地扭起来。老乡们看这个年轻人扭得欢快,动作还好看,就请他来教大家。第二天再去入户时,很多人都主动招呼他,“小伙子,我认得你,你不是村第一书记小赵嘛,大秧歌扭得好!来,喝口水……”赵来旭知道,自己走近群众的第一步终于成功了。后来,村里的一位老奶奶还把自己的一块地“分给”他种,这样他驻村做饭的时候就有菜吃了。

      青羊沟村缺水严重,全村130户、347口人、200亩耕地中只有60亩水浇地,洗漱做饭全靠打山泉水。即便不到三分大的耕地,因为夹杂的都是碎石,耕起来至少也得半天时间。根据政府统一部署,村民们要统一搬迁。“移民搬迁动员的调研工作非常重要,筹划修好连接天桥旅游区的道路也是刻不容缓,我要尽己所能和村民们一起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在驻村的日子里,赵来旭跟村民们朝夕相处,将自己完全当做村里的一员,想的做的也都是如何才能把村子的发展搞上去。

      “来旭从没把我们当外人,我们也把孩子当成自家人。他一个人身兼数职,工作量很大,但是再忙也要常常去驻村,有时候县里有事几天不见,大家就想他,会问‘来旭什么时候回来’。我觉得‘回来’这两个字是大家对他最高的认可和评价。”黑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成军的话说出了两个村子村民的心声。谈到赵来旭时,大家总忍不住翘起大拇指,“这个年轻人为人朴实善良、做事细心稳当,是个好孩子!

只有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为老百姓办事,才能赢得他们的赞誉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到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的深切嘱托。

      去阜平,要怎么样才能把总书记的嘱托化为助民脱困的具体行动呢?赵来旭一接到挂职任务就马不停蹄地认真地做功课,反复学习总书记考察阜平时的深切嘱托,深入了解阜平的基本情况,认真研究阜平贫困的根源,积极思考阜平脱困的办法。结合自身靠学习走出农村、靠知识脱离贫困的成长经历,他决心从“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入手,一到阜平就积极参与贫困学生救助办的工作,负责救助办的制度建设、工作流程设计、信息化管理和带队下乡入户家访工作,到目前为止,完成对2981名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

      救助款发放了,可是,然后呢?赵来旭想得更远。“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和钱,更渴求外面的思想和眼界。孩子们不能一辈子困在大山里,他们需要走出去,也渴望走出去。”于是,结合在团委的工作,赵来旭把“救助”的范畴扩大了,从物质上的“”上升到了思想上的“”。为此,他牵头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青年思想引领和支教志愿服务工作:“青春守护点对点”整合社会资源,覆盖全县留守儿童;“青春的选择”名校师生组建励志宣讲团到县13个乡镇中学巡回进行宣讲,在1800名中学生中开展思想引领;依托哈工大基础学部开展“携梦”计划——“互联网+”远程支教志愿服务活动,让哈工大在校大学生通过视频对阜平县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课业辅导,受到学生家长广泛赞誉。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建档立卡是一个基础性的重要工作,赵来旭以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要求自己,将学校辅导员辨识学生的做法拿到了村里,快速熟悉了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在对黑林沟村下辖的黑林沟和黄崖两个自然村102户进行信息采集时,熬夜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对“工作狂”赵来旭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天走家串户的他甚至心细到能通过走路的声音辨别来访的村民。凭着这股踏实认真的劲头,村里的建档立卡工作在县里评比时名列前茅,其方法也被别的村子广为借鉴。

      只要有一点时间,赵来旭就看书学习。习总书记的《摆脱贫困》成了他的教科书。“全书的题目叫‘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每次看到书中的话语,赵来旭就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些。“我希望通过一个村,带动另一个村,最后带动整个地区。长期这样做下去,我相信整个阜平都会有变化的。

只要真正为群众做事,真心成为群众一员,就能从群众中汲取力量、获得真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谈到“要提高领导水平,就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赵来旭用一年不长的时间,不断深入领会这句话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他说,在阜平这一年,与其说是服务老百姓、做贡献,不如说是来接受再教育。在这里工作,他有收获更有成长。“我来到这里就是想要帮助老乡们脱贫做一点点事,我吃苦多一点,老乡们就可以吃苦少一点。”吃得不好,住宿条件差,回来村里的路上来来往往都是山西拉煤的重型货车,很不安全……这些对赵来旭说都不算什么,他反而觉得从农村、从老乡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地里的玉米眼瞅就要丰收了,却让野猪给吃了。他本以为老乡会非常懊恼。没想到老大娘还安慰他说,来旭别着急,没事儿,咱们明年再种。“如果不到这里,不亲眼看见村民们生活的情况,我就不会真正地走近这些淳朴的老百姓,了解他们辛苦但又让人心安的生活方式。老乡们乐观豁达的心态深深感染了我,对我今后的工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老乡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韧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每每想起,都会让赵来旭感动不已。

      “他们虽然过得苦但是对党和国家饱含深情,从他们身上,我对党的优良传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在青羊沟村担任村第一书记期间,赵来旭积极走访村里的老党员,听他们讲述太行山的故事。青羊沟村成为龙泉关镇“两学一做”试点村,并且成为在全县督查通报中受表扬的4个村之一,在近期的国务院扶贫督察组督查评估中获得好评。阜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欣感叹道:“来旭到我们阜平县做志愿服务,做了很多事,获得了‘阜平荣誉青年’称号,我觉得非常不容易。我们感谢哈工大派人来,也感谢哈工大基础学部对阜平教育的帮助,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到我们这里来。

      或许有人会问,做这样的事有什么意义?就这么干一年,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面对这样的问询,赵来旭说:“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就好。我知道脱贫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当我认真做好手上的每一项工作,我就感到自己正在用实际行动踏踏实实地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而我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这就够了。

驻村


工作中

青羊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