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 规模种植设施蔬菜精准增收

24.02.2016  10:29

  来到安达市和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一栋栋大棚整齐排列着,蔬菜园区内的作业房、道路、机电井、线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园区内的39栋大棚、5栋温室,去年生产蔬菜140万斤,产值达110万元呢!”说起去年的收入,合作社负责人陈达满脸笑容。

  陈达,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多年来一直靠外出务工来维持家庭生计。近年来,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外出打工,他的头脑蹦出了一个念头,要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流转的土地搞棚室蔬菜。2014年,他终于将想法变成现实,成立了安达市和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创业致富路。

  陈达通过考察学习,在蔬菜园区采用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推广间复套种、提早延晚、多层覆盖等栽培技术,全年进行生产。他还高薪聘请一名技术员对合作社生产情况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每栋棚室都有详细的种植计划和经营管理情况记录。2014年,合作社以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当地大宗蔬菜为主,生产蔬菜80万斤,产值达到60万元。去年,二期流转土地70亩,建设一处连栋钢筋骨架大棚,种植面积达到50亩,主要以黄豆角、辣椒为主,生产蔬菜140万斤,产值达110万元。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陈达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设施技术水准,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聘请专家进行种植技术咨询讲座,解决社员们的技术难题。同时,为提升服务水平,合作社还为入社成员提供统一选购适宜的优良品种、统一从厂商批量购买化肥、统一种植和管理、统一价格进行销售的“四统一”服务,有效地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农民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两年来,陈达共投资350万元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和温室80个,种植蔬菜面积150亩,并成立了自己的蔬菜销售团队。带动本村及周边110户农民从事蔬菜销售,去年帮助农户外销蔬菜400万斤。为了带动所有社员走上致富路,社员无论是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什么困难,陈达都会尽所能地帮助解决。社员建棚缺少物资,他便与上级部门积极协调,为社员提供建棚室所需的钢材、棚膜、各种肥料等物资,还直接从产地、厂家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地保证了肥、药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避免了产生不必要的费用。社员缺少生产资金,他与农业银行协调,为社员提供低息贷款160万元,解决了社员因资金短缺造成的投入少、质量差、产量低等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