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集聚,筑龙江振兴增长极

28.04.2017  09:50

  松北区(哈尔滨新区)汇智实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冲压机械加工中心一期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陆续开始生产。

  从高大上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到服务民生的职工文化艺术宫,从绿色食品产业的东方乐福牛初乳生产项目到高精尖新材料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生产项目,从服务科研的哈焊所智能焊接装备研发平台到公众休闲的蓝湖温泉小镇项目……眼下,松北区(哈尔滨新区)52个市重点大项目正加速开复工。

  火热的产业项目建设势头背后,有松北区(哈尔滨新区)年初率先推出行政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也有项目落地流程机制再造的努力。它们深刻改变着这里的产业小环境,也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城市发展的大环境。

  一季度入驻企业增了一倍多,项目土地摘牌两个月即进场施工——

  行政改革“改出”最快开工速度

  在中源大道畔,总投资20亿元的蓝湖温泉小镇项目眼下已进场施工,项目规划建设温泉配套建筑、酒店、独立别墅群以及现代观光农业等。枫叶小镇文化旅游(哈尔滨)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王树伟告诉记者,这个占地面积约为16.68万平方米的项目从3月初完成土地摘牌到当前进场施工,用了不足两个月——时长仅相当于往年办理周期的五分之二。

  “一开春就能进场施工,没想到,比预计早太多了,”王树伟说,之前公司建设枫叶小镇奥特莱斯时推进十分顺利,在松北投用后运营良好,因此公司在时隔3年后追加投资,新建温泉小镇。且这次的开工速度,依旧让他有些吃惊。

  事实上,今年1月1日起,松北区(哈尔滨新区)在我省率先实行以“三张清单一张网”为代表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窗对外、容缺受理、双向告知、内部传递、横向协调”等一系列行政新模式正式运行。过去,产业项目开建前的行政审批手续,办理流程以先后顺序串联方式推进:发改部门立项,环保局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前面程序不走,后面环节就走不了,而不少环节还需要经历法定公示期,一个项目走完全部审批流程持续几个月至半年都很正常。

  “现在我们的审批流程实现‘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蓝湖温泉小镇投资项目在发改部门受理后,系统平台会直接将这个项目同步推送到环保、规划、国土等相关审批部门,各部门在前置手续暂缺情况下提前预审,申报企业可在线同步向这些部门递交材料。”松北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平台将必要审批流程由35个环节压缩至20个,出让类投资项目平均审批缩至18个工作日,仅相当于之前的约四分之一,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今年松北区(哈尔滨新区)52个市重点开复工大项目,尤其是诸多新开工项目,均全程享受到了这种“飞一般”的审批速度。

  得益于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今年一季度松北区投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据松北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胡立新介绍,截至3月31日,一季度在新区落户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43%,环比增长47%;建设审批类项目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29%。

  项目开建前实行区长协调制,从引入到建设招商人员“终身”负责——

  新机制再造项目“保姆联盟

  4月24日下午,在松北区(哈尔滨新区)政府大楼会议室中,招商、规划、土地、建设等多个部门负责人,项目包保区级领导及常务区长齐聚,共同商讨科技创新城二期内一个6月开工的高科技机电产业项目。这次专门会议,通过梳理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明确分属责任,一次性敲定企业进场施工前项目所涉用地及建设全部事宜,保障项目如期顺利推进不窝工。

  这是该区今年针对所有开(复)工项目,推出的项目推进区长协调会制度。

  “由于各部门职责不同,对企业项目推进进度、概况等信息掌握时间与内容也不一致,所涉部门项目跟进推进过程中会出现掉队情况,”松北区招商局局长郑向东介绍,项目推进区长协调会一次会议会集多个项目服务事宜一起梳理、捋顺,待建项目的规划、土地性质、开工与净地时间、竣工时间等,均被全部一次性告知所涉部门甚至包括用地所在的乡镇,以制度性措施理顺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今年,该区还实行招商人员全程推进项目机制,招商人员是项目的宣传员、接待员,也是项目的洽谈员、领办员——项目前期引入部门及人员也一条龙服务项目落地后的建设推进,直至其竣工正式投用。

  郑向东告诉记者,今年松北区(哈尔滨新区)将前期招商局与后期项目促进局融合,形成五个专业招商局,人员翻倍、力量增强,可全程负责项目后期建设事宜。据悉,目前招商部门建起重大项目倒逼制度,为所有项目制定进度表、时间表、责任表、计划图等“三表一图”,确保项目顺利、有序建设,每一个节点都有明显的形象进度。

  具体推进过程中,松北区实行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包保负责制。按照《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包保方案》要求,该区今年开复工的52个项目由21个区级领导实行包保责任制,其中45个项目实现春季开(复)工。区级四个班子领导对全部市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负总责,对项目从前期工作到竣工投产实行全过程跟踪联系,出现异常情况即时解决,一抓到底。

  一整套新机制,让所有落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现多层面护航,高效顺畅。

  硬环境建设以项目需要为核,人性化软环境育长久发展生态 ——

  服务靠前为企业成长多想一步

  世茂大道上的万达文化旅游城,计划于4月底试营业。目前,旅游城外的宏源街道路维修升级正全面展开,路畔还特意新增设45度停车位近百个。占地80公顷的旅游城周边6条道路上,总计约6.8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正同步推进。

  上述工程投资约1400余万元。“这些配套均由松北区投资建设,一方面防止开业后交通拥堵,方便游客通行驻停;另一方面实现旅游城周边硬件环境提档升级,为万达城今后更好迎客,提前做好服务。”松北区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邹猛告诉记者。

  事实上,为进一步打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今年松北区(哈尔滨新区)城市建设和维修改造计划投资36.53亿元。这其中,过半投资与产业项目建设及后续发展相关。

  松北区(哈尔滨新区)坚持在优化和改善全方位软环境层面寻求发展突破。

  去年9月以来,松北区将梳理出的207件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台账,通过自筹和向上争取资金累计7.5亿元,共化解拖欠工程款、招商政策兑现、信访积案息访等历史遗留问题135件。针对目前还存在的72件历史遗留问题,该区力争在年末前完成85%以上,确保2018年全部完成,用有力度的行动优化新区发展环境。

  同时,通过不断优化产业项目环境建设,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服务。比如,在研发、孵化、产业化、规模化层面,让孵化毕业后的企业也能享受管理和营销服务;在生产、生活方面,也将为企业家和员工提供服务及时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生活的问题和困难。

  下一步,松北区(哈尔滨新区)将按照“把新区建成全省办事效率最高、市场化营商环境最好城区”的要求,以“三张清单一张网”为载体,统筹发挥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改革的体制机制优势,以及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审批资源集聚优势,全面打造一个环节最少、服务最优、效率最高、制度性成本最低的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