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需要一次市场重建

08.12.2014  13:34

  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今年第二阶段19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监督抽检信息。瓶(桶)装饮用水、纯净水等微生物超标问题仍较为突出,不合格率超过两成。抽检饮料样品覆盖31个生产省份的3192家企业,791种饮料抽检样品不合格。其中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抽检样品不合格就达775种,占97.97%。不合格样品中,也不乏乐百氏、汇源、娃哈哈、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

  在饮用水极为可观的消费规模语境下,超两成的不合格率,无疑是一个令消费者沮丧的结果。这意味着,尽管饮用水几乎随处有售,但买到一瓶质量合格的饮用水却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

  对此,很多消费者似乎并不感到意外,“名牌”出现在“黑名单”之列也算不上新鲜事,人们普遍对食品安全信心不足。总体上,十分低迷的消费心理预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食品质量的真实现状。

  食品安全本来就是关乎生命健康的敏感问题,近年来,一批重大人身损害事故的发生让全社会神经紧绷。在这个意义上,莫说五分之一以上的不合格率,哪怕只有一个细节都足以让人愤怒。但在眼下,现实的窘境却让人不得不放低要求。

  以饮用水为例,数年前开始,媒体就陆续曝光过部分企业生产瓶装、桶装水卫生不达标的内幕,现在看来,问题实际上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不合格产品不但没有被市场淘汰,反而大量充斥市场,遍地都是,甚至自成一套根本不合格的低“标准”。货架上的商品或许琳琅满目,但劣质产品让消费者防不胜防,难以回避,无可奈何。

  质监部门通过抽检暴露出的食品质量问题,虽明确提示了某些食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却不构成严重安全事故。对“不合格”食品涉事企业追责的不力,令质检结果往往只限于“告知”消费者购物有风险,至于怎么办,只有消费者自己看着办。

  当“不合格”产品大行其道时,消费者其实根本无权选择。倘若没有质监部门的“黑名单”,消费者只能“凭感觉”判断产品质量,即使有权威部门的信息公布,一一对照避开“雷区”去购物也并不现实——总而言之,与不合格的低劣产品同生共存,看来不是一时半会能打破的生活节奏。

  面对这样的市场局面,监管似乎陷入了某种失效的状态,对无处不在的不合格产品,甚至露出“法不责众”的无力姿态,任由市场被不合格产品整体拉低水平,让消费者无奈接受低劣的产品。

  必须指出的是,包括食品在内的产品质量的整体下滑,绝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结果,根本问题就出在监管环节上。眼下,整体上已经“不合格”的市场,不是凭借击退一两家“黑心”企业就能“得救”,而是需要一场彻底的市场重建,用法治确立一套合格、安全、优质的高标准,重塑市场形象。评论员李杏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