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三路并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04.09.2014  12:10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9月3日电(王大伟)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饶河县着力从构建体系、健全制度、活化载体等方面入手,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领域,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探索践行群众路线新模式,切实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体系织路,构建联系群众网络。饶河县综合施策,整合各方力量,全力打造便民服务无死角网络体系。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规范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社保中心建设,强化9个乡(镇)服务群众工作站和83个村(社区)服务群众工作点服务功能,配备各类专兼职人员460名,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项,暂停实施19项,承接省政府下放行政审批项目31项,将户口转迁、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32个项目全部纳入为民服务范围,实行即办件直接办理制、承诺件即时办结制、联办件联合办理制、补办件一次告知制、退回件明确答复制的“五件五制”管理,全面提升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对窗口单位服务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悬挂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牌匾,群众满意率达99%。积极做实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方便管理、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原则,将全县划分成61个网格小组,形成了社区领导包网、驻区党员包格、社区群众包点的“三包”管理新模式,全面推行预约服务、上门办理、代理服务等便民举措。

  制度引路,规范联系群众行为。饶河县不断建立健全各项为民服务制度,为人民群众得实惠提供有效保障。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包乡联村、县直单位挂村联组、科级领导包村联户、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四联户”工作机制,在思路、政策、规划、技术、资金、项目、组织上做到“七帮”,全面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繁荣和谐。在继续深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十联”(即:每位县处级干部帮扶一个五保户、一个受灾户、一名困难群众、一名贫困党员、一名春蕾女童、一名贫困学生,联系一个村、一名优秀人才、一户企业,包保一个信访积案)制度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城乡贫困群众家庭活动,县处级领导至少与30户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其他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包乡、包村情况定期入户走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继续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为城乡群众办事全程代理服务、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各项利民制度落实,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

  服务铺路,丰富联系群众载体。以全面实施“为民工程”为总牵动,印发3.2万本《为民手册》,将各项办事流程以及部门负责人的姓名、联系电话、为民服务承诺内容面向社会公布,推动办事公开透明。目前,已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2200余人次,督促解决涉及环境保护、优抚救济、养老保险等群众反映突出问题286个。供水、供电等服务部门按照年龄、专业、特长等不同情况,成立了“为民利民服务队”、“党员先锋服务队”等39支志愿服务队伍,帮助城乡群众化解矛盾、提供服务,已有8千户城乡家庭受益。全面落实“1+6”扶贫济困计划(即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和金秋助学、衣食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救助、寒冬送暖、祥和过年“六项行动”),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帮扶,实现帮扶贫困群众全覆盖。针对城乡贫困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提高了低保发放标准,增加了大病救助比例,并通过送培训、调整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帮助失业群众。

  截至目前,各级党员干部走访帮扶贫困群众1328户,通过单位自筹和集体捐赠等形式累计送去钱物46万余元,新增补公益性岗位100个,为463名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针对贫困学生群体,开展“承载梦想、放飞希望”爱心助学活动,筹集24万元助42名贫困学子圆求学梦。(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