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高新区法院:“三个优先”放水养鱼 服务企业促发展

24.10.2016  16:32

  大庆高新区现有各类企业4000家,创造了全区90%以上的生产总值,年创利税过百亿,已经成为拉动大庆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高新区法院对涉发展案件严把法律关、政策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做到“四个尽量”,把“办好一起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发展一方经济”贯穿审判工作始终。

  坚持调解优先。作为全国多元化调解示范法院,大庆高新区法院院在全省率先辟建了面积最大的诉调对接中心,首创了“2141”功能布局,增设了“老丁”调解室、社区调解室等四个特色化、类型化调解室,切实提升了调解质效,委派、委托调解成功率平均达到47.6%,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40余万元、律师费80余万元。同时,不断延伸调解工作触角,推动建立网格化社区模式建设。以居住小区、大中型企业为基础,结合社区分布特点,将全区划分为38个单元网格,确保每个网格至少有1个人民调解室、1个法官联络站,每个调解室至少有1名专职调解员、1名对接联络员,并通过电话表、微信群、QQ群等平台,在法院与各网格间形成实时、高效、有序衔接的工作常态。工作中,高新区法院对涉发展案件没有一判了之、一执了事,而是将调解工作前置,力求案结事了,促进企业发展。今年7月,外省一家原料商因高新区某外贸企业拖欠170万元货款来高新区法院起诉。在依法对被告账户内110万元实施诉讼保全后,法官了解到,由于受全球经济整体下行的影响,该外贸企业大部分资金在国外一时无法收回,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账户上的钱是企业法人用私人房产抵押贷的款,如果冻结这笔资金,不但职工工资泡汤,企业也可能因此破产。案件承办法官将此情况向原料商进行了通报,经过耐心沟通,在提供反担保的情况下,原料商最终表示理解和信任,主动提出解冻申请暂时放弃诉求,并明确表示继续保持正常业务往来。

  坚持效率优先。以全省法院诉讼服务示范院建设为契机,将诉讼服务中心总面积扩展至1140平方米,形成导诉、立案、调解、信访、综合服务“五区分开”、“哑铃式”结构。在综合服务区开放了便民区、查询区、自助区、书写区四个三级分区,强化了“诉讼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和“母婴室”功能,增设了“一导一站两网三屏四机”,增置了12种诉讼指南、15种文书样本,储物柜、免费电话、复印机、饮水机、医药箱、纸笔、老花镜等便民设施备品也一应俱全。在具体服务举措上,推行了院长执勤月、院长释法明理、班子课题攻坚、班子全天候诉讼服务和领导带审五项工作机制。在课题攻坚过程中,研究推出了商事审判“121”模式改革、“三查一建”、办案质效“月通报、季公示”和案件质效查评的“七个怎么办”,审理期限平均缩短了20多天。同时,坚持对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及时解决资金链断裂、融资难、转型改制等困扰,先后救活企业11家。

  坚持稳定优先。深化“五定一包”和全员抓信访责任制,对于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重大社会影响的涉企案件,努力做到三个效果统筹兼顾。今年8月,在办案过程中,案件承办法官发现某生物科技公司资金链已经严重断裂,债务总爆发,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应对,所属的10余家子公司也要被连累拖垮,近千名员工面临失业,非同小可。他们及时通报高新区管委会,最终由十余个部门联合成立企业资产重组小组,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