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高考加分存废之争:短时间取消可能性不大

16.07.2014  12:48

   被加分刺痛的神经

  每年高考过后,围绕加分都会发生一些新闻事件,引发有关其存废的争论。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丑闻”格外多,质疑、反对声尤其强烈。

  在辽宁,本溪市高级中学今年高考生1000多名,获体优生加分者高达87人。同时,鞍山一中、辽河油田高级中学分别有43名和40名高考体优生获得加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加分项目被明码标价。本溪高中一名未获加分的学生透露,“足球便宜,4万多,游泳贵,7万至8万”。辽宁随后针对全省1072名体优生成立调查组,并要求学生自查,最终在1072人中,多达270人放弃加分资格,其中本溪高中87名体优生中,66人放弃加分。

  在河南,漯河高中一个年级有74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包括今年的文科状元。虽然漯河高中、漯河市体育局和招生办及河南省体育局均对媒体称加分符合程序,无违规作假之处,但74名考生中,有53人放弃加分资格。

  有关河南体优生的最新消息来自7月14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该报道称,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800人参赛,最终“量产”了445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而新乡市武术协会有关领导,则是这次量产运动员的“幕后策划者”,与新乡的多所高中签订保过协议:如果学生拿不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全额退款。

  除了高考,今年中考加分也备受质疑。在哈尔滨,7月11日,市教育局回应近期处于舆论焦点的中考体育、艺术类政策性加分涉嫌造假事件,并调整中招录取政策。这是家长持续反映的成果。在媒体报道中,一位唱跑调的女生获得演唱比赛一等奖并因此获得加分的事例,被反复提及,央视甚至请歌唱家根据演唱视频对其演唱水平作出评定,结果得到否定性评价。

  7月15日《中国之声》报道,哈尔滨家长反映,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变成了支边的军人,孩子加了20分;不会滑冰的学生成了速滑四圈追逐的好手。家长说:“听说(有些竞赛)拿钱就可以加分。小孩子小啊,回来学,说是装着衣服,带着球帽,照张相,就加分了。

  而在北京,中考考生家长反对加分的行动仍在继续。由于今年北京考题偏简单,“每一分都可能拉开几十甚至上百人”,而今年获得加分的考生比往年多,今年参加北京中考的8.9万人,15786人得到加分,占报考人数的17.7%。加分,少则5分,多则10分、20分,“这一下拉大了差距,不公平”。海淀区一名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区排名在4000名左右,周围有同学原本中考成绩比自己的孩子少两分,但对方加了5分后,排名领先了400多名。

  当加分和上哪所学校甚至将来前途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不能不引起考生、家长的格外关注。而“公平”,是他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1]  [2]   [3]   [4]   [下一页]